与其对马英九感到失望,不如检讨台湾“民主制度”(图)
本来昨天是排休的,昨天的第二届两岸孙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我也已经派了记者去采访,但因为这个论坛是我尊敬的德高望重的资深两岸问题专家邵宗海教授主办,我的好几位“好基友”也要来发表论文,于是本着去听一场学术报告来放松一下这一段连续紧张工作的心态,毫无压力地去参加活动。
我到达台北孙中山纪念馆的时候,正好碰到马英九的维安团队刚刚就位,于是饶有兴致地和大陆过来的朋友瞎聊马英九出席活动维安的流程。
马英九先生到场后不少台湾媒体在门口堵着提问,用喊的方式问他有关他的官司啦,和王金平恩怨啦之类的问题。他都没有回应,在走进会场的过道上还嘀咕了一句“他们问的什么问题啊”。事前,他办公室也说为了不转移今天活动焦点,他全程不受访。但在他做完主旨演讲之后,在打算离开的时候,突然又回头跟主持人要话筒,说可以开放一个提问,希望问他与演讲相关的问题。正当大家犹豫的时候,我迅速举手,于是就有了事隔两年再次在马英九面前的又见“叶问”。
马英九演讲《两岸67年来实践三民主义成果之评论》(图截自演讲视频)
因为他的演讲题目是:《两岸67年来实践三民主义成果之评论》,我提问的时候就跟他开了个玩笑:“您讲的主题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在两岸的实践的对比,我这几天在做台湾民众对十九大报告的解读,就听到有台湾网友说‘报告国父,您的三民主义在大陆已经实现了’,您是怎么看十九大报告和这个问题的?”
他一开口就说,“十九大报告真的很长”,来说明他有认真读过,尤其是对台部分他显然逐字逐句研究过,所以重点回答了他对涉台部分理解的内容“台独不必要也不可能”。说老实话,这个回答比在新加坡的时候我问他两岸关系进入新篇章的回答要让我失望一些,他其实可以回答得更有高度一些的,“不必要”的说法还是很像民进党的话语。也很容易被民进党利用。“相信赖清德台独说法是口误”又未免太乡愿了些!
我昨天在现场发朋友圈说,马先生还是当马教授比较有魅力也比较可爱。他早上为论坛做开幕致辞是做了很认真的准备的,不像是去一些活动就说几句客套话。他准备了PPT,还结合自己任内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里恢复了孙中山铜像,每天上班经过都会向中山先生铜像鞠躬等经历,讲述自己对中山先生的尊敬以及孙中山思想的研究。演讲的主题《两岸67年来实践三民主义成果至评论》对论坛的年轻学者也很有启发,过程中还很会搞气氛,经常提问把观众问倒。
不过我觉得讲的内容还更应该与时俱进一些,尽管他也充分肯定大陆这些年的长足发展,但他讲两岸“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对比的时候用的数据、例子、角度都还是几十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意攻击或者是误解,真的是有点过时了!比如讲“民权主义”的时候,还是用已经被美国人都快抛弃的“自由之家”的标准,一人一票制高于一切的观点;讲“民生主义”还用落后的人均GDP数据的粗暴对比等等。
看来下次我要送他一套张维为教授的中国三部曲,让马教授好好学习一下。也希望马教授回去再好好认真读一下十九大报告,同时也放下“前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包袱,放下心里的成见,正确看待大陆的政治制度,积极面对两岸未来的政治互动,不要让那么多对他寄予期望的两岸民众失望。
而晚上回到演播室录影的时候,两位来宾正好是对马英九八年施政极其失望的蓝营学者,经常在台湾政论节目中的“打马悍将”。无论我怎么引导希望他们能从发展鼓励的角度,就事论事稍微肯定马英九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但他们就是没有办法谅解马英九的“无能”让蓝营民众失望,也无法理解大陆为什么有那么多观众还是喜欢马英九。
我帮马先生的辩护也显得有些吃力。马英九确实是个好人,也确实有大中华的情怀,也确实为两岸的融合交流有实质的贡献,尤其是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的会面充分体现两岸中国人的智慧,但是台湾民众经历的这八年“三温暖”一般的心情,我也是能深刻理解的。因为确实有太多事他能做但没有做,有太多事他想做又没有能力做。
其实,仔细想想,这也并不是马英九的错。本来在大学里可以是万人迷的优秀教授,那一张张狂热的选票非要把他推上他完全不适合的位置。与其说他是误入丛林,还不如说是被推进丛林的小白兔。这么看来,该检讨的似乎不应该是马英九,而是背后把他推到政治丛林的也是让台湾很多人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就是美国的“自由之家”给他们打91分的制度。
另外,从和节目嘉宾的辩论中,也深深感受到,还是大陆人民比较容易用发展的眼光看一个人,台湾人民这些年变得很放不下,这好像也是一个问题!马英九现在愿意更进一步,愿意再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尽一份心力,我们还是应该给他拍手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