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钱就死给你看 美股短期的“上吊”逻辑
导读:以前是死给美联储看,现在是死给国会看;但一不小心真死成了,那就不好办了……
尽管美股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把2020年整年的涨幅又悉数吐了回去,但这次能不能像上两回一样V型反转是存在较大疑问的。
短期目前美股最为敏感的点就是财政政策的出台速度。
因为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出不出的问题,而是出来的时候“还来不来的及”?
现在的美股又在重演过去的“戏码”:以前是死给美联储看,现在是死给国会看;但一不小心真死成了,那就不好办了……
01
美股对财政政策极其敏感
美股已经阴跌了一个月时间,大选前的财政政策僵持,让市场感到绝望——华尔街机构相继看衰四季度美国经济。而昨天的反弹,不仅仅是因为遇到了技术支撑位,还叠加了重要的消息面支撑:
一方面是民主党又起草2.4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跟共和党又“相向而行”了一步;另一方面是美国财长“主动”找现任民主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谈判,推进达成财政刺激折中方案。
这两则消息都令市场感到“为之一振”。
02
为什么重要
从最表面上来看,美股对财政政策敏感,主要是因为美国在疫情的笼罩下,经济复苏开始出现停滞,甚至是倒退迹象:
美国最新的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87万人,前值86万人。这个数量级是什么概念呢?2008年金融危机时,创下的历史最高峰值仅为一周66.5万人,而现在远超2008年最糟糕情况数量级的初请失业金人数(新失业人数)已经持续了6个月之久,截至9月初仍有高达2600万美国人在领各类失业补贴(这个数值仍被大大低估,后面会讲为什么)。
过去6个月美股的V型反弹,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经济复苏的V型预期,而现在来看,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乐观。
美国经济数据在过去6个月看起来还不错,甚至是处在复苏的康庄大道上,这一切都需要感谢美国“即时”祭出的3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政策。这三万亿打出去,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通过人人有份的“大撒币”,稳住了占美国经济70%的消费。
图:经济关闭+大量失业的情况下,美国家庭的现金收入却出现暴涨?——这全都要感谢3万亿刺激政策给家庭直接送钱,给失业金加餐(让很多人领到的失业金比平日正常工作赚到的还多)
当然,这么整的预期是希望平稳度过新冠冲击后,可以在重启经济后,迅速回到“内生增长”。但现在看来,“内生增长”并没有出现,要稳住经济就必须要在美国民众把“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吃完前,再续上“大饼”,以补足消费和需求的潜在巨大缺口。
图:直到7月份,美国财政政策的现金福利,仍然在苦苦支撑着美国消费和整个经济,现如今上轮的钱都已经要花完了
除了直接给民众发钱,直接支撑消费之外,还有一个比直接发钱更加重要的财政刺激方向——给企业工资补贴,让企业不用裁员,不要关门——你们的员工工资成本将由财政刺激政策来支付。
这种直接给企业发钱用来发工资的做法,大大“低估”了本轮财政对消费和就业的贡献——看起来是在支持企业,实际上最终还是在支持消费,没有这些所谓的企业支撑政策,失业会更加严重,消费和经济下滑会恐怖到无法想象。
而3万亿对企业的支持作用,与对家庭的支持一道,在9月底可能会基本耗尽,10月份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点。
03
投资策略
在美国当前的经济情况下,需要更多财政政策是毫无疑问的。但“不巧”的是,11月就是大选,10月份把子弹打出去,经济和市场变得“欢欣鼓舞”,就太有利于连任了——最理想的是现在先屏住,这钱等民主党赢了再花。
这就有点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的味道,需要把握好力度——因为家庭还好说,可以有储蓄的用储蓄,没储蓄可以押房子先贷钱出来花;企业一旦挺不住死掉了,把员工永久裁掉了,经济快速复苏就无从谈起了(这也是当时一下子打出3万亿的最大“初心”)。现在的政治计算是:一个月应该还好,反正大家也都知道,“天上的馅饼”还会有的,只不过会晚一点。
但问题是,市场有点恐慌了,很多华尔街机构纷纷发出各种超悲观的预测,美国政府的官方经济分析局也不例外。
图:美国经济分析局预测,若财政刺激“不及时”,或将在四季度让美国GDP进一步再萎缩5%,而且此后无法完成快速复苏,美国经济将在泥潭中长期挣扎。
本轮的市场暴跌,已经是“提前演绎”没有“即时”财政政策的后果。
这一轮美股暴跌与3月份相比,基本上不太用担心再次引发流动性危机,因为美联储QE一直处在备战状态——最新美联储公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动情况显示:最近一周为7.09万亿美元,一周前为7.06,一个月前为7.01。这种“稳健扩张”实际上表明了美联储持续提供性,防止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承诺”和“决心”——在必要时刻可以加速提供流动性。
然而,根据鲍威尔在国会上的最近“证词”:美联储已经用上了所能想到的所有工具,说明美联储接下来很难再对市场进行“积极干预”——除非有流动性隐患,接下来完全都要看财政的:财政扩张,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会“被动”扩张。
所以接下来的美股走势,需要严密关注美国财政政策的走向。
目前来看,选战影响是暂时的,大概率都会在不过度破坏整体经济和“平台”的情况下完成,只有极小概率会眼看着经济迈入实质性破坏的“临界点”,而无动于衷——两党互殴都是为了掌舵,谁也不希望在争夺过程中,船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