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走向和中国立场的隐含信息(图)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俄国内的反战压力有多大,美欧的军援力度和制裁压力有多强,将是普京何时让步、让步多少的关键因素。
自2月24日至3月8日,俄乌战争已进行13天。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打得很不顺畅,全球尤其欧洲反战声浪强烈,普京和俄军压力山大。
普京三个缓冲区选项
普京没有掩盖发动战争的意图,就是要阻止北约继续东扩,在乌克兰建立战略缓冲区,确保俄罗斯安全。这个决策思维与沙皇、斯大林如出一辙,属于路径依赖,客观上是强权扩张。
俄罗斯偏好的战略缓冲区不断萎缩也是客观事实。苏联建立和领导华约,以东欧卫星国为战略缓冲;苏联解体后,北约五次东扩,东欧、前苏联国家纷纷被蚕食;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后,北约已和俄罗斯交界。拙作《决定俄乌战局走向的三国元首》分析,普京有上中下三策,对应三个不同范围的战略缓冲区。
上策占领乌克兰全境,对应的是将整个乌克兰作为缓冲区。由此构成东斯拉夫三兄弟(俄、乌、白)政治经济社会一体化,历史、现实、未来贯通,对俄最理想。以俄现有的军力与国力,乌、白两国都作为缓冲区,非常幸运和知足。但开战前三天俄军没有势如破竹打趴乌军,美欧大批军援抵乌,已失去先机,俄陆军现役约28万人太少,再无机会占领乌全境,不得不放弃推翻泽连斯基政府、成立亲俄傀儡政府、签订《俄乌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实现同盟的设想。
中策占领基辅和乌克兰东部,对应的是将传统东乌的亲俄区域作为缓冲区。将乌克兰一分为二,至于乌克兰主权领土完整、人民死活,向来不是普京和拜登决策的首要因素。东西乌长期分裂分治,对美国而言最有利、最乐见,对乌、俄、欧而言拖得最苦。乌毁于动乱战火,俄承受长期严厉制裁,欧洲背上沉重的难民包袱,至少五年才有望恢复元气。
下策占领顿巴斯地区,对应的是邻近俄边境建立缓冲区。俄承认独立的“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约占两州面积的30%。既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战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必须比战前势力范围更大才能退兵,否则普京没办法向国内和历史交账。占领整个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是普京正常的决策逻辑,也是他的心理底线,而且在俄军绝对控制范围之内。
普京的野心还可能更大,就是将哈尔科夫州独立。其首府哈尔科夫市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这块“大肥肉”战略价值极大。一旦与俄接壤的三州都独立,经济上抹掉乌工业产值的1/3,军事上在俄腹部边疆形成“品”字缓冲区,政治上弥补战争代价和制裁代价。炮制手法与声称独立的两个“共和国”一模一样,占领哈尔科夫市后,扶持亲俄的“共和国”政府,宣布“独立”,俄随即承认并建交、签同盟条约。
俄国内的反战压力有多大,美欧的军援力度和制裁压力有多强,将是普京何时让步、让步多少的关键因素。3月5日,普京表态,如果乌克兰政府继续抵抗俄军,乌克兰的国家地位可能不保。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暗示吞并整个乌克兰,但几乎不会实现,反而暴露了普京内心对战争久拖的焦虑,渴望早日谈判成功后退兵。
泽连斯基最佳抵抗策略
泽连斯基曾呼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取消俄在安理会的投票权。普京如吞并整个乌克兰,那就不仅仅取消投票权这么简单了。下一次召开联合国特别大会,恐怕将修改《联合国宪章》,剥夺俄会员国身份,从而失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投票权,俄将成为“国际孤儿”,处境不如现在的伊朗、朝鲜。
俄乌谈判第一轮,双方开价筹码都高很正常。第二、三轮谈判先易后难,优先解决更迫切的人道主义问题,例如让平民离开战区,预计第五轮谈判后才能切入最棘手的领土和安全正题。
泽连斯基长期亲美欧,如今也是美欧力挺才未垮台。如果他真能成为乌克兰英雄,必须认清几个现实,慎重回应俄方开出的三个停战条件,在本国利益、人民痛苦、俄方需求、西方力挺之间实现平衡:
一、克里米亚肯定拿不回来。即使美国下场与俄开战,也拿不回。目前能毁灭地球和人类的只有两人,美国总统和俄罗斯总统。因有庞大核武库加持,俄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乌方不得不默认克里米亚分离事实,但不能承认俄方对克里米亚的主权。
二、力争完全拿回顿巴斯地区主权。这是最务实的谈判策略。乌方永远不能承认“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的独立,意味着间接承认普京发动战争的正当性。俄方开此先例,今后又可能在乌领土搞出新的独立“共和国”。如果普京不让步,有美欧援助,卫国战争八年、十年都要打下去,直到普京去世或离职。
三、保住哈尔科夫州主权。泽连斯基不能过度强硬,否则哈尔科夫州被占领后有很快“独立”的高风险。长期抗战虽然有望和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的主权一起拿回来,但增加了人民痛苦,所以需要一定的让步。
四、乌方保持永久中立。既不亲俄也不亲西,从俄方获得能源,从西方获得技术和金钱,这最符合乌方利益。乌方可以再次修宪,将加入北约的条款改为不加入北约,加入保持永久中立的条款。无限期搁置加入欧盟的申请,但不放弃。
五、首都要守但不必长期坚守。此前俄军围城后开放的人道主义走廊,要撤也是撤到俄、白领土,难以接受,除非平民自愿。基辅平民尽量不撤离,打巷战时俄军不敢顺便用重武器;还用全民皆兵,动员成年男子打首都保卫战。坚守一个月后再判断是否放弃,不必长期坚守,让俄军不断分兵占领,首都百万平民甩给俄方长期供养。
六、西乌一定要死守。否则没有与俄谈判的筹码,美欧也失去军援的立足点。利用地形熟悉和民心支持,主要打游击战。以利沃夫为陪都,长期对峙消耗,俄国力肯定撑不住,迟早让步。东乌已包围城市的守军不能打光,建立一批秘密据点存放武器,军队分散隐藏在平民区,被占领后隔三差五袭击,逼俄军分兵分心,不能全力进攻西乌。
七、战争赔偿不能明给。不妨考虑作为乌未来永久中立的交换条件之一,美名其曰为友好合作、分期支付,要么俄长期输送廉价油气,要么将俄输送欧洲的油气过境费按采购金额提高10%以上。
中方维和促谈
安理会2月25日、联合国大会3月2日分别就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决议草案表决,中国两次投弃权票,没有任何悬念。
中国外长、外交部发言人、驻联合国大使等反复解释了中国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核心观点有四个:
一、“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得到尊重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及原则都应当得到共同维护。”这是间接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对俄罗斯以预防和历史为由发动战争持保留意见,长远地看也是防范港独、台独、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坐大。
二、“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应予尊重,俄罗斯在安全方面的正当诉求理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这是明确反对北约东扩,包括拟议中的第六次东扩,理解俄罗斯的安全困境,所以别指望中国公开谴责。
三、“彻底摈弃冷战思维,最终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华约解散后,中方与俄方一样都质疑北约存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隐含的逻辑是,如果北约都没有必要存在,那么在亚太更没有必要打造遏华的“小北约”,例如美日印澳安全机制。
四、“安理会采取的行动应当给紧张局势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这表明中国对安理会决议授权动武和制裁非常谨慎,不愿激化矛盾。中国也是美国动辄制裁、长臂管辖的受害者,更不愿意为美国背书,将美国已有的制裁合法化。开此先例,后患无穷。
中方与俄、乌两方都友好,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国,不偏不倚符合是非曲直,符合中国利益。欢呼俄发动战争幼稚,要求中方谴责俄也幼稚。美国逼中国表态谴责俄罗斯,中国反击指责美国是造成“当前乌克兰局势紧张的始作俑者”,“一边火上浇油,一边指责别人救火不力,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道德的。”
俄乌战争震惊全球,各国基于自己的核心利益作出选择。不认同却不谴责俄的国家有数十个。印度在安理会、联大表决时和中国一样都投弃权票,因为与俄有比中国更密切的国防合作;叙利亚、白俄罗斯与俄一起投反对票,因为这两国现任元首都是靠俄强力支撑才坐稳,否则早就垮台甚至人身安全都成问题;伊朗、伊拉克、越南、哈萨克斯坦等投弃权票,因为安全合作长期有求于俄;以色列投弃权票,因为它的决策思维与俄类似,在中东基于安全考虑多次主动开战。
中国错失提升软实力的绝佳机会
和东京夏奥会一样,新冠疫情还在肆虐,北京冬奥会不可能盈利。顶着亏损的重压,坚持按期举办,兑现国际承诺,为全球最高水平的冰雪运动员创造了一个简约、安全、精彩的比赛环境。
与东京夏奥会不一样,中国民众对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支持率明显更高。北京冬奥会第一周,中国观众仅在电视端观看北京冬奥会的总时长就高达20.5亿小时,比2018年平昌和2014年索契两届冬奥会的收视总和还要高出15%。
国际奥委会、参赛运动员、单项国际体育联合会对场馆、住宿、餐饮、交通、志愿者、疫情防控等普遍满意,发自内心感谢中国。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用中文“谢谢中国”,称赞“真正无与伦比”。3月5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第二天,国际残奥委会发言人斯彭斯已下结论,“将为残奥运动树立新标杆”。
中国算经济账,肯定亏损;但算情感账、政治账、文化账,肯定增值。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如果没有意外,是一次向世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软实力的极佳机会。
令中国格外扫兴的是,普京2月21日急剧升温乌克兰危机,全中国、全世界迅速聚焦俄乌战争。中国主要官媒在冬奥会闭幕后按计划和惯例分别发了综述文章,没有引起反响,世界更少关注。中方有苦说不出,北京冬奥会的精神和文化遗产大打折扣,而且冲击了冬残奥会的和睦氛围。
体育与政治从来不分家,拙作评论北京冬奥会的标题就是《体育与政治奏鸣曲》。2021年12月2日,联合国大会以171票通过中国和国际奥委会联合提出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俄罗斯违背自己的承诺和信用,在休战期发动对乌战争,国际奥委会很愤怒。
2月24日,国际奥委会声明,强烈谴责俄罗斯政府违反奥林匹克休战的行为;2月28日,宣布“建议国际体育联合会和体育赛事组织者不邀请或(不)允许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和官员参加国际赛事。”国际足联、国际排联、国际乒联、国际田联、国际滑联、国际举联等单项国际体育组织纷纷响应,男排世锦赛等已决定在俄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纷纷被取消。
国际残奥委会原先想放俄、白一码,3月2日宣布“运动员不是侵略者”,允许以中立身份参加北京冬残奥会,挡不住多个国际体育联合会、多国奥委会的愤怒和施压。如果不让步,必将引来更多国家运动员退赛抗议,北京主办方也尴尬。
众所周知,国际残奥委会的实力与国际奥委会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更没有实力与国际奥委会公开叫板。在联大通过奥林匹克休战决议中甚至没有署名权,通常只是东道主国家和国际奥委会联合提议。
3月3日,国际残奥委会不得不召开特别会议,再次声明“决定不许俄罗斯和白罗斯运动员参加这次北京冬残奥会”。俄罗斯71人残奥会代表团虽然已抵达北京,但不能参加开幕式和比赛。
3月4日凌晨,北京冬奥组委马上组织专门团队,顶着8级大风,耗时11小时,赶在开幕式前人工从鸟巢“万国旗阵”中撤下俄、白旗帜,调整其他国旗顺序,难免郁闷。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