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于台海的“佩洛西警钟”,中美随时可能因台湾摊牌对决(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当地时间11日表示,她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已经转为阴性,因此她“将根据国会主治医师的指导和疾控中心关于无症状个人的指引结束隔离。”这位在几天前曾因媒体曝光了访台行程,而在中美之间与台海上空引发剧烈反响的民主党要员,是否会继续她那令各方都提心吊胆的台湾行程,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佩洛西是美国第三号政治人物,按照美国宪法规定是第三顺位总统继承人,更重要的是她和拜登(Joe Biden)一样同属民主党人,在美国的党派政治下,如果她访问台湾,其意涵将远超1997年克林顿 (Bill Clinton)执政期间共和党出身的众议院议长金里奇(Newt Gingrich)台湾之行。
对中国大陆,这绝对是无法容忍的挑衅,是对中美政治基础与“一个中国”政策的毁灭性打击,若佩洛西访问成行,势必摧毁中美领导人习近平和拜登之间本已稀薄的互信(二人于3月18日刚举行过视频通话),导致中美关系全面崩溃,中国大陆必将给予最猛烈回应,包括对台湾采取有限而坚定的军事行动。
所以,不管佩洛西病毒转阴后是否会继续台湾之行,她的这个行为都是一个强烈警醒,反映出中美关系与台海稳定的脆弱性,告诉台海相关各方,当前这种还算稳定的局面,随时可能因为美国某些政治人物的过格行为而进入冲突状态。
姑且把这种随时可能震撼世界的行为称为“佩洛西警钟”吧,它由何人敲响具有偶然性,何时被敲响,却可能只是个时间问题。
随着中国崛起与国家利益边界扩张外移,美国的战略焦虑在持续上升,深挖并利用台湾这个地缘棋子,将其纳入“印太战略”体系牵制中国,已经成美国对华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
一个显著而危险的标志是,自中美建交后的绝大多数年份,美国政府都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作为处理中美关系的主要指针,即便在对台部分同时依《与台湾关系法》处理,二者的主次关系也一直非常清晰。但是,上月中旬,中美国安高官杨洁篪与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罗马会面,稍后两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拜登又举行视频通话,美方在这两次会谈中都反复强调,美国会依照《与台湾关系法》、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对台“六项保证”来处理对华关系。对台“六项保证”不仅从此登堂入室,《与台湾关系法》的位阶也已经上升到第一位。与此同时,原本一直作为美国对华政策首要政策依循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却退到了第二位。
此外在政治与国内法上形塑“一中一台”也开始成为美国两党及官方共识。过去几年,美国已经出台了多个法案提升台湾在美国外交上的次序,赋予台湾以正式“国家”地位。上个月15日,拜登还签署通过了一部拨款法案,规定美国所有政府出版物不允许把台湾在颜色上标注为中国的一部分,否则就属违法。这种国内政治与法律形塑的后果,势必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美国的外交行为上。
此外,更危险的是,在美国国内还有一股对华政策更强硬的势力,一直在推动中美彻底“脱钩”,希望推动中美进入新冷战格局,从而彻底扼杀中国发展带来的安全威胁。
从拜登对中美关系的“竞争性”定义,以及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主动寻求和中国进行视频通话,希望争取中国不要彻底倒向俄罗斯可以看出,拜登虽然继承了特朗普的中国政策并揉入了联合盟友体系一起遏制中国的想法,但是至少他并不乐见中美决裂走向战争。但是,美国内部主张对华更强硬的新保守主义势力却是另外一种认知,他们一直在努力把中俄捆绑“打包”推到整个西方国家的对立面,与中俄完成“硬脱钩”,推动世界进入“新冷战”状态,为此即便是爆发热战也在所不惜,而台湾,正是他们可以达成这一目的的最方便的棋子。
除了上述美国的因素,台湾方面,台独也已成岛内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统派已经被严重污名化和边缘化,失去了对台独的道德与政治制约能力。与之相反的是,民进党以及一些更激进的台独政党与政治人物,却正仰赖美国中国外交战略变化产生的政治空间,在岛内向台独的方向不断掘进。由此而招致的大陆方面的政治或军事回应,也必将成为中美之间的一个危险因素。
而在中国大陆,随着国家崛起,完成国家统一也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战略目标,被列入了中共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并且提出了分2035年和2049年两阶段完成统一的时间表。习近平本人在2012年上任之初也明确表示台湾不能再一代代传下去,2019年初又提出了“两制台湾方案”,习本人想在任内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志非常明显,推动完成国家统一可以说已经箭在弦上。
因为上述结构性原因,在中美台三方都不断向彼此“切香肠”的过程中,三者围绕台湾发生的冲突必然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难以化解。体现在中美之间,两国围绕台湾展开的斗争必然会继续升级。所以佩洛西访台引发的讨论是一个提醒,不管其本人最终会否访问,其行为都等于告诉世界,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能善加管控,中美摊牌那一天随时可能突然到来。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