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可逆?哈佛20年实验找到“逆龄开关”想活百岁还有这段路要走(组图)
本文转载自今周刊,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不久前,一名45岁的矽谷富豪为追求抗老、永保青春,竟将自己17岁儿子的血液注入体内,同时,为了延缓70岁父亲持续衰老,这位科技大亨也把自己的血液贡献给父亲,完成罕见的「三代换血」,相信这样可以实现逆龄回春,事件一曝光引发外界哗然。
虽说这种「另类疗法」并未获得科学证据支持,甚至有专家认为,如此举动可能具有危险性;不过,早在先前就有类似实验,研究人员利用老鼠证明「老化是个可逆的过程」,但能否适用于人类身上则有待讨论。
矽谷富豪年砸6千万回春,非新闻当事人。 示意图/ingimage
整合支付服务公司Braintree创办人布莱恩・强森(Bryan Johnson)在矽谷发迹,坐拥近50亿美元(约1535亿元新台币)身家,有感于长期工作压力及工时,导致自己的身型、外貌走样,为了让自己保持在年轻状态,不惜每年豪砸200万美元(约6142万元新台币)聘请30位医师团队替他打造「回春」计划,而其中一项正是交换血液。
过去,布莱恩・强森经常接受匿名者提供BMI值理想、生活方式健康的血液,盼能借此重拾青春,这次他则带上儿子和父亲,飞往德州阿灵顿(Arlington)一所名为「Resurgence Wellness」的诊所,进行长达数小时的「三代换血计划」。
据悉,换血过程并非从一个人体内抽出血后,立即注射到另一人的体内。而是要先把抽出的血液透过机器分离成液态血浆、红血球、白血球以及血小板,再输入体内。
在波士顿实验室里,透过基因工程技术,窜改基因,成功让年老丧失视力的老鼠再次重见光明,除了恢复视力,甚至发育出更聪明、年轻的大脑,以及长出健康的肌肉和肾脏组织,几乎接近「返老还童」的程度,形容这项重大发现,仿佛是电影的翻版。
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布拉瓦特尼克研究所(Blavatnik Institute)遗传学教授,亦是格伦衰老生物学研究中心(Paul F. Glenn Center for Biology of Aging Research)联席主任大卫・辛克莱(David Sinclair),用实验证明「衰老是个可逆的过程」,且可以随意让它前进或后退。
根据报导,辛克莱花了将近20年时间,研究包括阿兹海默症患者在内的人体大脑干细胞,发现疾病与老化共存,他直言,老化是不可逆转的自然现象,而疾病也会随著人体逐渐老化而陆续到来,但可以透过「重新启动」(rebooting)细胞编程的逆向操作,让老化的细胞回到最初年轻健康的状态。
辛克莱提出「老化资讯理论」(information theory of aging),他认为衰老是因细胞失去读取原始DNA的能力,导致忘了如何运作关键指令的结果。「如果运行的系统完好无缺,体内有备份的副本,就能够重新恢复运作,逆转老化过程。」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指出,DNA可比喻为体内的硬体设备,而表观基因组(Epigenome)则是软体。表观基因会因环境因素动态而改变,进而启动或关闭基因,而引发这过程的可能是污染、环境毒素,或是长期缺乏睡眠、引起发炎的饮食,或是抽烟等。「作为软体的表观基因组如果能被控制,就能让已衰老的基因重新恢复运作。」
「老化可逆」有望用于人类身上?
从辛克莱发布的老鼠实验照片中可清楚看到,两只同胎出生的老鼠外观看起来截然不同,一只毛色漆黑亮丽、双眼炯炯有神,明显较年轻;另一只则老态毕露、眼神黯淡,看起来年纪较大。
两只老鼠拥有一模一样的年龄,外观、体态却大相径庭,背后原因在于研究人员对其中一只老鼠的基因动手脚,进而「窜改」了老鼠的年龄,使其肉体时钟不以正常的时间运作。
实验团队指出,看起来较年轻的老鼠正是被改造了基因,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结合无害的病毒,植入原本视力已损坏的老鼠体内,进而让老鼠更年轻、聪明及健康。实验人员针对小鼠采用的「逆龄」系统,目前结果表明,不仅可应用於单一个组织或器官,还能应用在动物整体。
除了小鼠实验,辛克莱团队也已针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身上测试「逆龄」系统;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在人类对抗老化及延长寿命上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辛克莱对这项技术未来有望成功发挥在人体身上相当有信心,共同执笔论文的韩裔遗传学研究员杨在贤(Jae-Hyun Yang)也说,预料「研究结果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看待老化过程,以及治疗与老化相关疾病的方式」。
辛克莱实验室(Sinclair Lab)目前发表在《细胞》(Cell)学术期刊上的相关论文指出,「以时至今日的技术,人类已经可以放心步入100岁大关,而不用在70岁担心得到癌症,或是在80岁遭遇心脏病发,甚至在90岁出现阿兹海默症。」值得留意的是,目前这项实验尚在早期阶段,进入临床研究还须走上很长一段时间。
本文转载自今周刊,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