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你再逼下去,星巴克就要撤出中国了(组图)
星巴克最近的日子,有点难过。
一直以来,在大家心目中,星巴克都是都市精英的专享。
自由职业者对着电脑奋笔疾书,偶尔捧着一杯咖啡啜饮,或是大佬们端着两杯咖啡,三言两语敲定长远的合作,这些场景都符合广大消费者对星巴克的想象。
马云曾经在成都星巴克员工大会上表示赞赏,称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新的体验、新的生活方式,星巴克也一直打造介于家和办公室之间的“第三空间”。
但现在,星巴克迎来“人设崩塌”,再也无法维持往日的形象。
星巴克的门店,被形形色色的人“占领”。
星巴克的“坠落”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星巴克有了许多意料之外的用途。
一家位于上海中潭路地铁站附近的星巴克,成为围棋棋友们的根据地,每周一、四、六下午,这里都会开展业余棋赛。
现场几乎座无虚席,除了对弈双方,还有人站在一旁认真观摩。
图源:B站@俊哥无滤镜
有的人表示很喜欢这种氛围,感叹这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但也有人置身其中,只觉得吵闹。
如果说围棋这种运动尚算得上是“高雅”,但有些人就让星巴克彻底接了一回地气。
在武汉,有人把纹眉摊搬进了星巴克门店。
三张躺椅依次排开,顾客躺在椅子上,纹眉师则专注地进行操作,网友直呼这不符合卫生规范。
在许多人眼中,星巴克冬暖夏凉,是消磨时间的最佳场所,却对其他客人的体验并不友好。
有人把这里当做棋牌室,吆喝着“一饼”“二条”,麻将碰得震天响。
经常有人占座打牌,让旁人替他们的输赢忧心。
销售们占用星巴克桌子开会,隔壁的客人都得被迫学习不少销售技巧。
大爷大妈在跳广场舞后,把星巴克当做休息室,嗑瓜子聊天甚至还呼呼大睡,有时还嫌弃店员打扫不勤快。
用手机大声外放音乐,拍视频、跳舞的初中生比比皆是,正常消费的顾客,要始终忍受bgm的轰炸。
很多人带着其他品牌的饮品和食物进来,离开的时候却不会把垃圾带走。
在星巴克,处处可见各种食品外包装、倒洒在地的咖啡、堆成小山的瓜子壳,店员需要一遍遍地打扫收拾。
面对这种情况,本该出言劝阻的店员或店长,却选择忍气吞声,保持沉默。
如果他们对这种行为进行劝阻,很可能被拍照、录视频,放在网上“曝光”,对门店的声誉造成影响。
在星巴克工作的网友曾经阐释过自己的遭遇,自己制止这种行为之后被骂了一小时,被投诉扣了400元,店长还低声下气地道歉和解释。
当苦心营造的第三空间“人设”崩塌,星巴克只剩下散落满地的卑微。
星巴克的傲慢
曾几何时,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傲慢是星巴克背负的“原罪”。
2020年8月,吉林延边一位网友体验用硬币生活的一天,却在星巴克被店员以“不收硬币”为由拒绝。
事后,星巴克中国的官方微博对这一事件进行道歉,但只是在原微博视频的评论区发了一条评论,并未单独另发一条微博,这引发大家的新一波不满。
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流传很广,或许是出色的营销技巧,却经常给消费者带来不愉快的体验。
2016年,一位星巴克的忠实粉丝给星巴克中国CEO写了一封信,称自己从2012年就已经是星巴克星享金卡会员,但在点单过程中,数次明确自己只需要中杯,还是被店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中杯是最小杯”。
在文章之中,他满怀愤怒地向星巴克隔空喊话:“(星巴克)什么时候才不觉得中杯顾客无知或愚蠢?”
在一项调查之中,星巴克的差评有一多半都集中在“服务不行”。
店员的行为,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图源:NCBD
网友“管埋员”的母亲,已经五十多岁,去星巴克点单,只是说要一块“马芬蛋糕”。
结果服务员翻着白眼怼道:“我们没有马芬蛋糕。”
母亲好脾气地描述蛋糕的形状,服务员就十分鄙视地说:“那是麦芬蛋糕!”
图源:豆瓣@管埋员
一个外来词的译名,就能让店员生出优越感,冲着50多岁的长辈翻白眼、阴阳怪气。
星巴克店员曾经嫌现泡茶麻烦,在顾客表示愿意等10分钟的情况下,把顾客赶去另一家饮品店,顾客难以置信地确认,店员还骄傲地说:“反正我们也不差这一单。”
2022年2月,星巴克重庆的一家门店以影响品牌形象为由,对在店门口吃饭的民警进行了驱逐,而民警走之前将桌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点垃圾都没留下。
对于这一事件,人民网更是直言:“星巴克请收回你的傲慢。”
甚至一些星巴克的顾客也有莫名的优越感。
一位外卖小哥在星巴克安静等待客人订单时,竟然被一大妈嫌弃,以“污染空气”为由,强行驱赶。
其实这类事情或许在每一个咖啡店都会发生,但当它发生在星巴克,总会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1999年,星巴克进入中国,第一家门店就开在北京国贸的繁华地带,第二年进入纸醉金迷的上海,第一家店开在淮海路。
星巴克最初的选址一般靠近高级商场、高级写字楼,白领和商务人士构成了它最初的粉丝基础。
在过去二十多年间,星巴克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观念上,都长期保持着对中国咖啡市场的统治力。
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星巴克是咖啡推广的先行者,甚至可以直接与咖啡画上等号。
因为品牌定位深入人心,很多人更是把星巴克视作身份的象征。
这一印象,就随着一杯杯咖啡的售出,长久地在大家心目之中固化下来。
这为星巴克带来高速增长的利益,也带来许多阳光下的阴影,让星巴克背上傲慢的“罪名”。
低下高傲的头颅
2019年,星巴克入华20周年,一个叫瑞幸的咖啡品牌,突然宣称要对它发起挑战。
瑞幸的创始人宣称要在门店和杯量上超越星巴克,并放出豪言:“到2019年底,瑞幸咖啡将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
虽然后来瑞幸经历了财务造假风波,但又很快支棱起来,成为星巴克的眼中钉肉中刺。
如今瑞幸已经连续几年霸占中国市场门店数第一,势头十分迅猛,“瑞么”成为年轻人新的接头暗号。
另一方面,在消费大盘疲软的背景下,瑞幸、幸运咖、库迪咖啡等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一杯动辄三四十的星巴克,置身其中显得格外尴尬。
咖啡这条赛道显得越发拥挤,星巴克的先发优势正在迅速耗尽。
大家总是对赢家极尽包容,另眼相看,但星巴克过往的荣光,终究无法一直照亮前进的道路。
从星巴克最近几年的动作来看,早已维持不住“高冷”的人设,开始放低了姿态。
很多人发现,过往高冷的“星爸爸”变了,开始越来越注重本土化。
今年1月,星巴克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手,结合《大闹天宫》IP ,推出专星送新品——流冻™拿铁,在大约20分钟的配送过程中,咖啡缓缓凝聚,形成分层,增添风味的同时,呼应孙悟空的“变身”技能。
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跟本土IP联名这是头一遭。
在这次联名中,除了饮品,星巴克还定制了相关的周边,包含金箍棒造型的吸管,以及大圣造型的挂件。
但在价格上,星巴克却并未进行“本土化”,购买周边需要额外支付39.9元,一杯咖啡加周边算下来,消费者可能要花费将近80块。
网友纷纷吐槽:“瑞幸联名把2000元的酒打到19.9一杯,星巴克联名把塑料玩具卖到40。”
今年2月,星巴克推出新品“年丰咸香拿铁”。
这款咖啡由东坡红烧肉风味酱和浓缩咖啡融合,加入蒸煮后的牛奶,最后饰以东坡红烧肉风味酱和猪肉脯,有人为它的奇异的口感所吸引,也有人给它打上黑暗料理的标签。
68元的售价,也让人感慨“不如去吃盘红烧肉”。
无论算不算得上是好的尝试,星巴克早已决意在本土化这条路上狂奔。
星巴克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邀请顾客选出最想尝试的产品,选项中都透着浓浓的中国味。
下沉市场,是星巴克的另一个发力方向。
“在中国近3000个县级以上城市,我们已经覆盖了857个。我们会加速门店下沉”,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CEO王静瑛在1月31日凌晨星巴克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县城有着回流的中产和年轻人,有着尚未完全开发的消费习惯,是一片广袤的市场。
电话会议的5天前,1月26日,星巴克位于江苏灌云县九龙岗商业广场的门店刚刚开业,那是当时星巴克最新开设的一家县城门店。
在门店开业前,星巴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宣传视频,并针对当地状况推出新店活动。
甚至有人调侃:“星巴克就差开到村里了。”
但是,在下沉市场星巴克仍要面对高客单价带来的尴尬,以及竞争对手更早的布局。
在星巴克进入灌云县之前,瑞幸咖啡已经在灌云县开设7家门店,其中一家距离星巴克灌云县门店只有170米。
作为咖啡市场的巨头,星巴克仿佛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举目四望心茫然。
这个以双尾美人鱼为标志的咖啡品牌,还能否继续保持对顾客的强大吸引力,仍然要打上一个问号。
不论大牌还是小众,高端还是下沉,想要傲立商海,每个品牌都需要终身学习“得人心”这门必修课,星巴克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