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笛官宣喜讯,这一次,大家评论不一样了(组图)
十一年了,她还在“赎罪”,而他们早已“重生”。
出轨的男人在蹦迪
犯错的女人在赎罪
2025年2月10日。
姚笛在微博官宣加盟《演员请就位3》,配文“blue 中 lu”。
短短几个字,评论区瞬间炸锅。
有人说:“没下线的节目!”
有人开骂:“要点脸吧!”
但也有另一派声音:“男艺人出轨能继续捞金,女艺人犯错就得终身监禁?双标得离谱!”
而这种声音是大流。
是啊。
姚笛固然有道德黑点。
但许多人不解的是,同样有道德黑点的男人,如薛之谦、陈赫、成龙、陈思诚等人,仍然活跃在娱乐圈,成为行业大佬,拥有资源无数,赚得盆满钵满,被无数人追随和膜拜。
如此不公,实在遗憾。
这也是互联网——或者说社会——最吊诡的地方。
舆论的铡刀,总是对女人更锋利。
道德的天平,总是会向男性失衡。
如果男人的风流是“浪子回头”,女人的错误是“万劫不复”,那么,“浸猪笼”、“石刑”、“围猎出轨女”就不是正义。
而是在以卫道士之名,行性别绞杀之实。
姚笛的十年沉浮:
从顶流女主到“行业弃子”
2014年,姚笛因与文章的婚外情被全网唾骂,事业一夜间崩塌。
曾经的《裸婚时代》童佳倩、《失恋33天》黄小仙,成了“小三”代名词。
她试过复出过。
比如上综艺《我们的征途》,但被无视。
拍网剧,无人问津。
转战幕后导演拍《姥姥的春天》,杀青两年仍未开播。
婚恋也坎坷,她经历了恋情崩塌、丈夫出轨。
似乎这些年里事业婚恋皆不顺。
文章呢?
离婚后开酒吧、搞投资、演话剧,甚至被曝新恋情,活得风生水起。
你看,她用了十年赎罪。
他只用两年就“重新做人”。
似乎生活对“犯错”的男性尤其包容,总认为男人犯错是“一时糊涂”,女人犯错是“一生污点”。
这何其不公!
娱乐圈的“性别双标”
男人的错,凭什么让女人买单?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名字:
成龙绯闻不断,出轨吴绮莉,并生下私生女,却被一句“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轻轻揭过;
陈赫婚内出轨,依然频繁上综艺里,在公众面前当起了“好爸爸”、“好丈夫”;
薛之谦被锤“渣男”,照样上春晚、发新歌、成为节目主咖;
陈思诚被拍到“夜会两女”,依然一部接一部地用电影捞金,成为国内著名大导,和行业大佬。
罗志祥“多人运动”后复出,网友调侃“时间管理大师真励志”。
轮到女人呢?
李小璐做头发被骂到退网,姚笛复出被嘲“劣迹艺人”,董洁至今被骂“白莲花”。
所以你发现没有,舆论从来带着性别滤镜。
看到男人的丑闻时,会翻译成“花边新闻”。
看到女人的丑闻时,则定性为“道德死刑宣判”。
道德的放大镜,永远对准女人的裙摆。
而男人在道德之外游刃有余,一边出轨劈腿,一边全身而退。
网友的逻辑悖论
骂姚笛时,怎么不提她老公出轨
另一个悖论是,姚笛老公也曾出轨。
但舆论却是欢天喜地。
2021年,姚笛老公被拍到与美女当街亲密,网友集体狂欢:“活该!当年你绿别人,现在轮到你被绿!”
荒唐吗?
出轨的是她老公,挨骂的却是她。
更讽刺的是,当年文章出轨,马伊琍说“且行且珍惜”,他公开道歉,回归家庭,被大家称为“浪子回头”。
姚笛成了被放弃的那一个。
独自在山呼海啸的审判台,被定性成了“荡妇”代名词。
男人出轨,女人背锅。
男人纵欲,女人挨骂。
婚姻内外,男人都是“隐身者”,女人都是“箭靶子”。
可是,大家都是人啊!
倘若道德是需要共同遵守的准绳,为何在背地里,却只牢牢地绑住了女性?
我们到底在愤怒什么
不是姚笛,而是这个世界的“潜规则”
十一年了。
姚笛被道德审判了十一年。
她如今复出被抵制,表面上看是一场“道德审判”,本质是一场“性别围猎”。
当曾志伟出轨无数却被无视;
当秦霄贤在女友孕期出轨多人;
当高亚麟厚颜无耻地说:“男人都玩,有一个算一个。”
你还看不到吗?
男性根本不相信道德。
只相信本能。
只有女性被困在道德之中,从古至今,都在严苛地被审判、被凝视、被处罚。
舆论的绞刑架上,吊死的永远是女人。
道德的安全屋里,住着成千上万的人品低下的渣男。
更可怕的是,这种双标被默认为“理所当然”。
我们时常听到,“你是女人,怎么这么不自重?!”
但你不会对一个男人说,“你是男人,怎么这么不自重!”
所以,我们不是原谅姚笛,而是拒绝“性别连坐。”
也不会宽恕出轨者,只是拒绝“性别双标”。
舆论场上的审判锤,请公平地落下。
男性不应享有道德特权,女性不应被逼入道德夹缝。
给所有女性以公平
姚笛该不该复出?
答案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停止用“贞节牌坊”绑架女性,能否让犯错的人(无论男女)拥有同等的机会。
如果男艺人能“重新做人”,女艺人凭什么不能“重新做演员”?
真正的公平,不是把女人钉在耻辱柱上,而是把男女放在同一杆秤上。
舆论的宽容,不该有性别差价。
道德的天平,不该以性别作砝码。
姚笛的复出,如同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女性的道德困境,也照见了社会的集体潜意识。
而在这种困境中,我们该坚持的共识是——
可以不原谅姚笛的过去,但必须捍卫两性的平等。
可以不宽容被审判了11年的“小三”,但必须保护被“性别双标”所伤害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