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26.3°C-34.1°C
澳元 : 人民币=4.7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美国曾像对中兴一样封杀这品牌,但中国市场救了它

2018-04-28 来源: 参考消息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十天前,美国商务部砸来的对中国中兴通讯的一纸“七年”出口禁令。时至今日,此事及相关的后续事件还在不断发酵。贸易冲突从来没有赢家,希望中美贸易稳定健康发展的人们期待未来数日,中美高层级的贸易磋商能化解之前一连串的“戾气”。

但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事件,此情此景,熟悉日本经济的人应该并不陌生。30年前,1988年,美国也曾对日本东芝采取了类似的制裁措施。

4月27日《香港经济日报》的一篇文章将今日中兴与当年东芝做了一番对比。报道称,当时正值冷战时代,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受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限制。当年,苏联想发展静音潜艇,避开美国监控,要实现这个计划,必须获得“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但在西方禁令下,苏联苦无渠道。为了突破技术封锁,苏联情报部门1979年想办法与日本伊藤忠商社、东芝公司和挪威康士堡公司接上了头,在巨大的商业利益的诱惑下,东芝公司和康士堡公司同意向苏联提供四台相关设备,此项合同成交额达37亿日元。

此事本来是悄悄进行,但“意外”在1985年12月发生,日苏秘密协议当事人之一、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独因与雇主发生纠纷而辞职,并愤而向“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揭发了东芝事件,陶瑞格立即要求日方调查此事。

后来,美国就对东芝公司进行了制裁,禁止东芝进入美国市场3年,这就是着名的“东芝事件”。

美国曾像对中兴一样封杀这品牌,但中国市场救了它 - 1

在《香港经济日报》看来,正在上演的中美贸易争端中的“中兴事件”和当年的“东芝事件”非常相似。报道指出,相似点有三。

1、制裁的借口相似。中兴和东芝都被指向美国要求禁运的国家出口设备(中兴被指向伊朗出口,东芝被指向苏联出口)。

2、制裁的背景相似。两家公司都是在贸易冲突过程中被制裁的。

3、都是美国的地位被挑战的历史时期发生的。当时东芝在机床方面的技术已经领先于美国,现在中兴被认为在5G技术方面已经对美国公司构成威胁。

报道认为,由此看来,美国这次对中兴的制裁,背后真实原因肯定不仅仅是为了在中美贸易谈判,增加美国手上筹码、给中国施压,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政经观察家指出,倘若美国真的确定中兴在5G技术领域急起直追、威胁美国,则美国似乎会更倾向“干掉”中兴,免除后患,避免让中国掌握高端通讯技术,在经济乃至军事上威胁美国。

历史事件不会简单重复,有时确会极其相似,却也仅仅是相似。

美国用“东芝事件”的套路封杀中兴,但当下不是彼时。我们重提当年,辨析异同,目的都是为了以史鉴今,以知兴替。

翻阅当年的史料发现,20世纪80年代,当时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就是美国和日本,而东芝事件不断发酵的时间节点刚好是美日围绕半导体、农产品市场开发和军事技术转让等问题尖锐对立的时期。特别是半导体、光纤、智能机械等领域,日本在高新技术领域飞速超越美国。与此同时,尽管日本在当时仍严重依赖美国,但日美经济关系早已发生巨变。当时,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更令美国尴尬的是,1987年1月至11月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已达472亿美元,比前一年同期又增加1.2%。美国对日本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巨额贸易逆差十分恼火。新华社当时对日美贸易摩擦的报道就提到,里根对日本记者说:“如果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不为调整经济结构而采取必要的措施,那么我为抵抗保护主义的压力所作的努力将付诸东流。”而“东芝事件”正是在日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爆发的。

1986年初,美国中央情报局介入展开调查并陆续搜集证据,1987年1月正式向“巴统”15个成员国代表进行了通报。1987年3月,该事件逐渐引起美国国会议员的关注,并通过媒体的报道,令东芝事件逐渐浮出水面。美国舆论一片哗然,要求严惩东芝公司。当年6月30日,更是发生了以邓肯·亨特为首的5名美国国会议员,站在美国国会山台阶上,面对电视摄像头,用锤子砸碎一台东芝牌收音机,要求禁止进口东芝产品的事件。

美国曾像对中兴一样封杀这品牌,但中国市场救了它 - 2
1987年,美国政客砸烂东芝产品,抗议该公司违反禁令与苏联做生意。(香港经济日报网站)

东芝事件一下子被推至舆论顶峰。也是在同一天,美国参议院以92:5投票通过了参议院版本的贸易法案,其中要求禁止东芝机械以及其母公司东芝公司2-5年内对美出口。

但毕竟在当时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和日本很看重彼此的盟友关系。经过多方运作,10个月后,美国政府的态度软化,1988年4月,里根总统签署最终处罚决定:美国禁止(子公司)东芝机械3年内对美出口,对控股的东芝公司则禁止其3年内向美国政府出售产品。实际上,美国政府仍可购买东芝公司制造的产品,只要牌子不是东芝就行。而通过“东芝事件”给日本政府施压,美国获得了东芝在军工方面的一些技术,用于双方合作开发新型战斗机。

东芝的禁令只是东芝产品禁入美国市场,其芯片、核电等核心业务并未受影响。正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东芝开始向中国市场出口电冰箱(当时的年出口量约为30万台)、彩电为主的家用电器。2001年,东芝已经与中国企业合资在华生产冰箱,由此拉开了东芝品牌家电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的序幕。截止2002年底,东芝已经在中国成立了31家合资与独资企业,其中2002年在中国成立了8家企业。恐怕,很多中国老百姓至今还对那句“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的广告歌词存留着记忆。

与东芝的禁令不同的是,美国商务部对中兴下的出口禁令,禁止任何美国企业都向中兴出售、提供任何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这除了可能削减中兴销售外,还可能让中兴无法在其设备中使用谷歌(1030.05,?-9.99,?-0.96%)的安卓操作系统。禁令固然伤了中兴一千,可美国自己的企业也损了八百。在美国宣布制裁中兴后,隔夜中兴通讯的主要美国供应商股价均出现大幅下跌。其中中兴采购量占自身出货量30%的Acacia通信公司表现最为惨烈,股价直接暴跌35.97%。

同时,与当年的日本不同,中美关系的独立性、平等性要大大强于美日关系。针对对美国制裁中兴一事,中国商务部17日立刻作出回应:“商务部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19日又二次发声:“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聪明,否则只会自食其果。”

可以说,当年是中国市场救了东芝,中兴当然也可以背靠中国市场来自救。

不过,从现实的角度看,“知困,当自强也!”面对围追堵截和封锁,我们必须明白:核心技术靠买、靠租,终究都不是自己的。业内人士指出,中兴“禁售令”一方面透出美国对中国迈向高端制造的焦虑,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正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美国对中兴实施制裁,之所以在国内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和担忧,其根本是因为打到了我们半导体产业“够大不够强”的痛处。

关键词: 中兴封杀东芝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丁大头DinDin
丁大头DinDin 2018-04-28 回复
台湾韩国和日本都有繁荣的芯片产业,而大陆却缺乏国产芯片产业而惨遭美国禁售,不得不揭开汉芯的伤疤。
nicole0076
nicole0076 2018-04-28 回复
问题是中兴没有东芝这样有技术含量。
foofoo_EIileen
foofoo_EIileen 2018-04-28 回复
处罚中兴,刑事侦查华为,大外宣开始神经紊乱了。
ciciloyal
ciciloyal 2018-04-28 回复
日本不救中兴是不是要骂它忘恩负义?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