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08日 24.3°C-26.6°C
澳元 : 人民币=4.57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随着黄旭华离世,这张合影全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四位总师均已逝世(图)

3小时前 来源: 墨兮视界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99岁的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意味着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4位总师——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都已告别了这个世界 。一张曾经承载着他们共同奋斗记忆的合影,如今似乎也蒙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他们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奉献的一生。随着黄旭华离世,这张合影全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四位总师均已逝世(图) - 1

一、临危受命,开启核潜艇研制征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拥有核潜艇,成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迫切需求。1958年,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工程正式启动。当时,中国在核潜艇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面临着技术封锁、人才匮乏、物资短缺等重重困难。就在这样的绝境之下,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4位总师临危受命,扛起了这份艰巨的使命。

赵仁恺,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在核动力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960年,在核潜艇动力装置研究的关键时期,他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梳理汇总了大量核动力研究设计参数,形成了《潜艇核动力装置初步设计草案》,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彭士禄,作为革命烈士彭湃之子,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1956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在苏联毅然改学核动力专业。回国后,全面负责第一代核潜艇的核动力研究工作。面对技术难题和外界的质疑,他力主建立陆上模式堆,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最终成功实现启堆试验达到满功率,为我国核潜艇的动力系统提供了可靠保障。

黄纬禄,这位火箭与核弹控制技术专家,在核潜艇研制中负责武器携带研究。他深知核潜艇武器系统的重要性,提出了“台、筒、艇”三步发射研制程序,这一创新方法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经费和时间,还大大提高了研制效率,为我国核潜艇具备实战能力做出了关键贡献。

黄旭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负责核潜艇的艇体总体等设计。在当时缺乏资料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他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运用系统论思想,坚持“在综合上发展就是创新”“综合出尖端”的科研设计思路,力排众议,主张直接研制水滴型核潜艇,为我国核潜艇确定了正确的舰型。

二、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岁月

在核潜艇研制的漫长岁月里,4位总师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倾注在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他们与家人聚少离多,甚至有的与家人断绝联系长达数十年,只为了严守国家机密,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中。

黄旭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为了研制核潜艇,他30年没有回过家,父亲去世时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妹妹寻他多年无果。他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核潜艇的设计和试验上。直到1987年,一篇报告文学披露了他的事迹,家人才知道他这些年在从事如此伟大而神秘的工作。

彭士禄同样如此,他一心扑在核潜艇的核动力研究上,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他的家人默默支持着他的工作,却很少能享受到他的陪伴。在他的心中,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核潜艇事业,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赵仁恺和黄纬禄也不例外,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放弃了个人的名利和享受,只为了实现中国拥有核潜艇的梦想。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才让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逐步走向强大。

三、攻克难关,铸就核潜艇研制奇迹

核潜艇的研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研制过程中,4位总师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核潜艇的动力系统研制中,赵仁恺和彭士禄面临着核反应堆设计、材料选择、运行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他们带领团队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反复试验和计算,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适合我国核潜艇的核动力装置,为核潜艇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动力。

黄纬禄在核潜艇武器系统的研制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导弹的小型化、水下发射技术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成功解决了这些难题,使我国核潜艇具备了强大的打击能力。

黄旭华在核潜艇的艇体设计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核潜艇的隐蔽性、机动性和生存能力,是他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他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和数据分析,不断改进设计方案。最终,成功设计出了具有先进性能的水滴型核潜艇艇体,大大提高了我国核潜艇的综合性能。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这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4.6万个零部件及系统全部实现自主研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一成就的背后,凝聚着4位总师和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四、精神传承,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如今,4位总师都已离世,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远激励着后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是他们在研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也是中国核潜艇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

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核潜艇人,为了实现核潜艇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不断努力奋斗。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核潜艇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第一代核潜艇到第二代核潜艇,再到如今的先进核潜艇,中国的核潜艇事业正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同时,他们的精神也激励着广大科研工作者,在各自的领域里,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了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在航天领域、航空领域,还是在其他高科技领域,都能看到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此外,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也成为了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私奉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黄旭华的逝世,让我们深感悲痛,但他和其他3位总师为中国核潜艇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他们的故事,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