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报告:新西兰比澳洲更排外,对中国移民评价更低(组图)
新西兰被拉出来和澳洲一起对比,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大家提到新西兰,常常会说“这里收入虽然也许没有澳洲高,但是更加平和舒适,更加开放多元”。
但是最近的一项调查报告,却给出了让人惊讶的答案。
01
“新西兰比不上澳洲”
这项报告来自Helen Clark基金会,它是一家位于新西兰的独立、无党派的公共政策智库,他们委托Talbot Mills Research进行了这个关于新西兰社会凝聚力的调查。
来看看新西兰与澳洲,在以下几个维度的对比:
社会凝聚力方面
只有47%的新西兰人同意关于社会凝聚力的正面陈述,而澳大利亚是55%。
这些陈述包括:“我所在社区的人愿意互相帮助”、“新西兰是个努力就有回报的机会之地”等。
差距最大的领域包括:政治取向、就业参与、收入和种族结构。
尽管超过80%的新西兰人表示有强烈的国家归属感,但相较澳洲人,大家更容易感到不安全、不被社区接纳。
一半受访者感到“孤立无援”。
虽然90%的人白天在家感到安全,但只有57%的人在夜间独自外出时感到安心。
经济满意度方面
只有1/3的新西兰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满意,而澳大利亚则高达60%。
年轻人中,对财务现状满意的比例还更低,仅约1/4。
更令人心痛的是,1/4的新西兰人表示自己有时会饿肚子,而澳洲是13%。
幸福感方面
这个领域,新西兰也显著落后:只有55%的受访者说自己“幸福”,而澳洲是78%;有16%的人表示自己“不幸福或非常不幸福”,也只有一半新西兰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有意义”。
政府信任度方面
只有4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大多数时候或总是”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行事。
新西兰人对法院判决公平性的看法也出现分歧。
特别是毛利族裔和太平洋岛裔群体,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希望看到“系统性变革”,甚至有人主张彻底改变现有政府制度。
虽然总体上大家对民主的支持仍强,但年轻人对“专家治理”等替代模式持更开放态度。
公共参与度方面:
尽管80%的人会参与大选投票,但只有约2/3人参与地方选举。
更少的人参与抗议、抵制等其他社会活动。
年轻人和少数族群(尤其是毛利族裔和太平洋岛裔群体)在网络政治表达中更活跃,但现实中的投票率却更低。
社区参与也相对较少。只有1/3的人参与社会或宗教团体,参与公民或政治组织的比例更低。
02
对移民的态度
报告还显示:澳大利亚人对移民的态度更积极。
虽然很多新西兰人也重视多元文化,但在“政府是否应支持少数族裔”方面,态度却相当分裂。
70%的人认为毛利族裔与更广泛社会的关系对国家未来至关重要,62%的人支持在学校教授本土历史与文化。
但只有37%的人支持政府协助少数族裔保持其传统和文化。
对移民数量的看法也分歧明显:44%认为“刚刚好”,35%觉得“太多了”。
虽然大部分人认可移民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但好感度还是和移民的原籍国有关。
例如,来自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的移民最受欢迎,而对中国和阿联酋的移民则评价较低。
有30%的人认为“移民抢走了本地人的工作”。
过去几十年,新西兰的人口增长主要来自移民,特别是在奥克兰等城市。
数据打破了一个假设:很多人以为新西兰人普遍认为移民对经济有益,但其实只有一半多一点这样想,而在澳洲,80%的人这么想。
新西兰有2/3人认为多元文化对国家有益,澳洲是85%以上。
03
专家:这是一封警告信
从这项研究来看,相较于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整体上更不快乐、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更低,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更不满意。
经济学家、时事评论员Shamubeel Eaqub是该报告的联合作者,他说社会凝聚力的最好理解方式,是去看它的反面:社会撕裂。
他将这份报告称为“警钟”:
“它提醒我们,不能天真地以为世界上发生的撕裂不会在这里发生。
“也许形式不一样,但我们社会的裂痕也在加深。”
他特别提到,那些最愿意谈“种族歧视经历”的受访者,反而是部分白人新西兰人,他们表达的是“反向种族歧视”的担忧。
当某些为少数族裔提供的“平权政策”或“特别待遇”,让部分多数族裔(如白人)感觉自己被“区别对待”或“被排挤”,于是认为“少数族裔在歧视我们”。
为了避免“反向种族歧视”,也有人在做出一些反击。
例如近日新西兰行动党的议员Parmjeet Parmar,起草了一项议员法案草案《教育与培训(平等待遇)修正案法案》,希望确保大学在分配资源、奖学金、机会时不以种族或族裔背景为依据。
一旦通过,将禁止大学根据个人或群体的种族/族裔提供奖学金、财政资助、住宿、专属空间或其他福利和机会。
04
唱衰新西兰成流量密码?
如今唱衰新西兰,好像成了一股潮流,例如网上耸人听闻的内容。
有些视频,写着大大的POOR(贫穷),罗列新西兰的差劲,获得43万观看。
有些视频,大大的标题党:百万人离开新西兰。
新西兰总共才500万人,说百万,属实是夸张了。
但是拦不住流量好,数百万人离开澳洲、英国的视频,也都上线。
比起事实,他们更重视制造焦虑,激发情绪。
新出的这个研究报告,好像给这些“唱衰新西兰”群体提供了新的论据。
也有数以万计的移民不断涌来。
无论是离开还是到来,人们都有它的理由,特别是对于移民来讲,对于一个国家的看法,与本地人的感受,还是有区别。
例如不少华人移民感觉澳洲人没有新西兰人友善。
新西兰和澳洲,都不是纯净无瑕的乌托邦,但是也不是无可救药的哥谭市。
无论生活在哪里,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