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员酸美是21世纪野蛮人,别想等到习近平电话(图)
美国副总统万斯日前受访谈及特朗普政府对中贸易政策时,脱口而出「中国乡巴佬」(Chinese Peasants)惹争议。中方官员的发言也很犀利,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昨天以不具名发言人名义投书南华早报表态,指美国对中国加征104%关税之举只会让美国变成「21世纪的野蛮人」,而「妄图挥舞关税大棒逼迫世界各国打电话认输的野蛮人,永远不要指望等到中国的电话」。
投书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1月与特朗普通话时明确指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对抗冲突「不应是我们的选择」,双方要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加强合作。
美中关税战互掐脖子。(美联社)
这篇投书提到,遗憾的是,美方没有听取中方「语重心长的劝告」。如美方真有诚意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对话,就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德国之声中文网报导,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何瑞恩(Ryan Hass)在X平台上分析为什么习近平目前未与特朗普通话的原因。
首先中国领导人主动联系美国总统的情况极为罕见,特例如江泽民2001年「9‧11」事件后向小布希致电慰问。中方外交文化里,「领导人通话」意味著必定有成果,因此事前需经过精心策画、反复磋商,防止意外或失败,而当前中美之间并没有为此进行充分准备,北京方面没有把握控制通话节奏和结果。
中国更倾向于在对等、预设框架下进行高层接触,没有预设的谈话框架让中方难以预测特朗普会说什么。再加上特朗普常常出尔反尔(今天达成协议,明天也可以否定),如果对话演变为公开冲突或羞辱(泽连斯基在白宫受到的「羞辱性对待」作为警示)将对习近平个人形象和中国的外交立场造成严重影响。
何瑞恩因此认为如果前提是必须由习近平「主动联系特朗普」,那么在短期内为美中日益升级的贸易战找到一个缓解出口的可能性将非常低。要打破僵局,可能需要其他更有创意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