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反转!美国豁免20项中国高科技产品关税,科技圈炸锅了(组图)
4月12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 (CBP)公告称,按照特朗普签署的备忘录,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视、太阳能等20项商品获得“对等关税”豁免。哪怕是中国制造的相关商品(比如在中国生产的苹果手机),也不会被加征125%的关税。不过一开始特朗普以“管控芬太尼不利”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0%关税应该仍然存在。
在全球贸易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五出人意料地宣布,将智能手机、笔电、处理器等核心科技产品从其新一轮关税清单中豁免,给了苹果、三星等科技巨头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也暂时避免了消费者面对价格暴涨的压力。
这一豁免决定由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悄然发布,确认这些产品不适用125%的对外关税,甚至也豁免了特朗普此前宣布的10%全球加征税率。
此次被“豁免清单”所涵盖的商品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硬盘、内存芯片以及处理器等技术核心部件——这些产品几乎都不在美国本土制造。
专家指出,即便美国试图发展相关本土产能,也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可能完成,甚至可能根本无法达到所需规模。根据Evercore ISI的数据,苹果超过80%的产品是在亚洲特定制造基地完成的,其中包括80%的iPad与超过一半的Mac电脑。
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的几天内,苹果公司市值便蒸发了6,400亿美元。
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此次“关税豁免”是否会成为长期措施。白宫的此次决定,似乎是出于避免重复征税的技术性条款考虑,因此也意味着相关产品未来仍可能面临新一轮、小幅度的税收调整。
据彭博社周六上午的报道,这项关税豁免或许只是短期性安排。后续可能会以较低的税率重新对相关产品加征关税。尤其是在半导体这一领域,特朗普多次表态将对其实施“行业定向关税”,但目前尚未正式执行。
目前特朗普政府的行业关税基本维持在25%,但业内人士指出,半导体及相关设备未来所面临的具体税率仍不明确。
与此同时,美中之间长期的贸易摩擦仍在持续升级。作为回应,亚洲主要出口国之一已威胁向全球市场释放高达1.9万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官方称这将是一场“长期经济战”的一部分。
就在上周四,该国公开威胁将发动这场“出口海啸”,以回应特朗普再度上调关税的决定。
尽管此次豁免为市场提供了短期缓解,但对苹果及整个科技产业来说,影响依然深远。
分析师警告称,若苹果被迫将iPhone生产迁回美国,将是一项在物流与财务上都极为艰巨的任务。
美国银行证券分析师Wamsi Mohan估算,若在美国本土生产iPhone 16 Pro Max,其售价可能从目前的1,199美元大幅上涨91%,至约2,300美元。而Wedbush证券分析师Dan Ives更指出,单价可能飙升至3,500美元以上。
这种成本飙升,主要源于美国本土的人工费用远高于亚洲制造地区。每部iPhone在美国制造的人工成本约为200美元,而在亚洲平均仅需40美元。同时,美国缺乏精密制造所需的专业劳动力,也是一项严重制约。
苹果CEO蒂姆·库克曾公开表示,美国具备专业模具工程技能的工人数量远远落后于亚洲某些制造强国,那些国家经过过去的十多年,已经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人才储备。
面对关税不确定性,苹果迅速采取措施,包机从印度空运约150万部iPhone至美国,以抢在政策正式生效前完成交付。这一举动反映出苹果对全球供应链的强烈依赖,也显示出企业在生产调整上的灵活应变。
与此同时,苹果也正在评估将部分制造产能转移至印度与越南等其他亚洲国家。但这两个地区的产品同样面临各自的出口关税——印度高达26%、越南甚至高达46%,使得苹果在寻求成本控制上仍然面临重重挑战。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将包括半导体、制药、生物科技和部分高端制造业在内的多个关键行业暂时排除在对等关税清单之外,以避免对本土供应链与医疗系统造成直接冲击。不过,总统也多次表示,这些行业仍有可能在未来被纳入新一轮关税覆盖范围,尤其是半导体被视为战略优先领域之一。
针对最新一轮电子产品豁免措施,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杰拉德‧迪皮波(Gerard DiPippo)指出,此次豁免涵盖了美方自特定亚洲制造大国进口商品总额中的约22%,比例不容小觑。
“本轮豁免更像是为缓解电子产品成本压力、保护消费者利益而作出的技术性调整,并不代表双边谈判有实质性进展。”迪皮波在社交平台X上写道。
他强调,此举在当前全球制造网络高度依赖特定区域的背景下,反映出白宫在执行贸易策略时试图在维护战略强硬立场与控制国内通胀之间取得平衡。不过,他也提醒业界:“这并不是转向,而是一次战术性喘息。”
专题: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进入专题 >>
特朗普为何突然免除从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关税(组图)
“我感到无所适从!” 特朗普多变的关税政策和目瞪口呆的美国购物者(组图)
美国已经疯到看不懂:超市卖大麻,黑市买鸡蛋...(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