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反制瞄准服贸领域:杀敌八百自伤一千(组图)
随着中美关税争端加剧,中国祭出多招措施反制美国,据传美国对中国享有高额顺差的服务贸易,也被列入未来可能的报复手段之一。 对此,商务部智库研究员周密表示,不光考虑对对方的打击,也要考虑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强调打击的这种方式并不是特别可取。
具大陆官媒新华社背景的微信公众号“牛弹琴”8日曾引述消息称,大陆官方至少准备“六大招”反制美国,包括:大幅加征美国黄豆、高粱等农产品关税; 禁止美禽肉输华; 暂停中美芬太尼合作; 服贸领域反制措施; 禁止美国电影进口; 调查美企在中国知识产权获益情况。 在这之中,国家电影局已在10日晚间宣布,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陆媒界面新闻12日报道,由于美国在内地有庞大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利益,对于中方是否可能从服务贸易领域入手反制美国,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在专访中表示,还得要看下一步的进展情况,考虑的不光是对对方的打击,也要考虑到中国产业发展的利益,考虑到大陆民众的现实生活。
他举例指,要是某个企业没有办法继续提供服务了,那原来那些客户怎么办? 这不只是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也要考虑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我觉得打击的这种方式并不是特别可取。”
周密坦言,对方要征税是对方的权力,国与国之间的这种对抗,肯定大家都会受损,但是对于怎么去认识损失,每个政府的考虑角度不一样,他强调,大陆只能够先做好自己的事情,也不能够改变别人,或简单地命令别人做出改变。
但周密也认为,面对特朗普无理的关税政策,中国站出来是因为坚信应该用多边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大欺小。 他并指,关税战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存在,认为可能需要有经济上的负面冲击,才会改变特朗普的决策。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2023年,美国对中国服务出口额扩大到467.1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7.3倍。 同年,中国仍是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最大来源国,占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总额的9.5%左右,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旅行(含教育)、知识产权使用费及运输服务三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