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开店的华人全家被抓!儿子爸妈一起判!有人呼吁驱逐…(组图)
最近,有一家在新西兰开餐馆的华人全家爸妈加孩子全家被抓,还被判罪,十分罕见。
案件也在新西兰本地论坛上引发广泛讨论。
有人呼吁将这家人驱逐出新西兰。
也有部分持另类观点,认为这种事发生,是新西兰社会治理本来有问题。
01
邮件包裹可疑,引发海关关注
2023年10月,新西兰海关设在奥克兰Mangere的国际邮件中心接连发现从中国寄来的航空包裹存在异常。
这些包裹体积不大,却密集地寄往霍克斯湾的内皮尔市与东海岸的吉斯本市的多个住宅与商业地址。
邮政清关系统的记录显示,在短短几周时间内,某一小型鞋店“Size Shoes”的地址反复出现。
这家鞋店位于内皮尔市中心Dickens Street,是一家看似平常的零售店铺。
包裹的内容申报多为“衣物”或“鞋子”。
然而,海关X光扫描却发现,内含物与申报品项明显不符。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包裹的重量普遍偏重,并被探测出有浓重烟草味道。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海关工作人员加强了对来自中国的航空包裹的抽检。
仅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海关共检视了132个可疑的国际邮件。
结果令人震惊,海关查获了23.6万支香烟和110多公斤散装烟草。
这些全部未申报、未缴税,通过夹藏在茶叶包装、衣物之间甚至“耐克”运动鞋盒中的方式,试图蒙混过关。
海关官员将包裹源头与投递目的地逐一比对,发现其中超过一半的包裹地址指向“Size Shoes”鞋店。
其余则寄往附近另一商业地址,以及吉斯本多处住宅。
02
调查发现,移民全家都参与
结合包裹频率、商品类别、目的地址及夹藏技巧,海关调查人员迅速做出初步判断:这并非个体行为,而是一次有组织、持续性的走私网络。
海关立即展开针对“Size Shoes”的背景调查,并联络警方与税务部门联合介入。
调查发现,这家看似普通的店铺,实际上是整个网络的核心节点。
这些包裹大多以“家庭用品”和“衣物”等为幌子,夹带着未申报的香烟与散装烟草。
散装烟草往往藏匿于“茶叶包装袋”中,与运动鞋盒一同装入快递箱中,收件人则是“Size Shoes”鞋店。
这家鞋店的老板身份也随即被调查人员确认。
店主名叫Jielong Liu,也被称为“Jay”,现年36岁,是一位拥有新西兰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国公民。
除了经营鞋店外,他还在位于吉斯本的一家中餐馆“Asian Food House”兼职工作。
这家餐馆由持新西兰工作签证的Jiepeng Liu(31岁,中国籍)经营。
而Jiepeng Liu的父母——Canbin Liu(62岁)与Xueling Cao(60岁)则是餐馆的法定业主。
调查人员提取了Jielong Liu的电子设备数据。发现从2020年到2024年之间,他共收取了另外139批同类包裹,包裹同样以类似方式夹藏烟草制品。
案件从此开始进入收网阶段。
03
走私烟草销售收入 比餐厅更高
2024年2月,警方接获线报称,吉斯本的Asian Food House在柜台下售卖香烟。
次月,海关人员在侦查中发现:
餐厅工作人员,包括Jiepeng Liu与Xueling Cao将棕色小纸袋交给顾客,对方支付20纽币现金。
他们还发现,多名顾客在餐厅门口做出抽烟手势,示意购买香烟。
搜查该餐厅及其他涉案地点后,海关共查获超过11万纽币现金,大量香烟及散装烟草。
调取的监控录像显示,这四人及三名未确认身份的员工在柜台上共售卖烟草产品539次。
通过分析Jielong Liu的手机,发现其与一家中国货运代理公司有通信记录,内容涉及如何将鞋子与香烟一同运入新西兰,并讨论规避安检的技术方法。
2025年4月22日,吉斯本地区法院开庭审理,罪名为欺诈逃避海关税收、进口违禁物品、持有与销售未完税商品。
四人全部认罪:
Jielong Liu,又名Jay,36岁,中国籍,新西兰永久居民,被捕时为鞋店店主,为主要的包裹签收人,手机中有大量走私证据,判处8.5个月居家监禁;
Jiepeng Liu,又名Leo,31岁,中国籍,持有3年工作签证,被捕时为餐厅厨师,2023年抵达新西兰,也是部分包裹的签收人,判处7个月家庭拘禁;
Jiepeng Liu的父母,62岁的Canbin Liu和60岁的Xueling Cao,均为新西兰永久居民,是餐厅法人,各被罚款10,400纽币,支付法院费用$260。
在本案中,有$106,421纽币现金和大量空烟盒包装就是在Canbin Liu和Xueling Cao的车内发现的。
他们也被多次目击将棕色小纸袋交给顾客,并收取20元现金。
法官Warren Cathcart在判决中表示,本案的欺诈行为经过周密计划,时间跨度长达25个月,对海关税务制度造成了严重破坏。
吉斯本地区法庭
法官指出,香烟与烟草的销售数量远远超过了该餐馆的食物销售量,说明该餐馆实为非法交易的前台。
对于这对犯事的父母,法官说,量刑时考虑了Canbin Liu和Xueling Cao的 “个人情况”。
“他们有能力支付罚款。”法官说。
04
有人呼吁驱逐 有人认为是制度不好
这一案件也在新西兰引发了广泛讨论。媒体的报道下面有300多条评论,而且意见也很分散。
一部分新西兰人认为,这种移民应该驱逐出境。
“所有涉案人员都应被驱逐出境,他们在新西兰的资产应被没收并变卖,所得资金用于禁烟运动。
“他们显然违背了新西兰对移民的设定标准。”
但还有部分新西兰人认为,这个家庭就是运气不好,被政府给搞了。
有网友说,“他们卖得比商店里便宜,这很好。🥴”
还有人说,“嗯,当价格上涨800%后,这是意料之中的。”
甚至有人说,“政府厌恶竞争,下次别再被逮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05
背后是新西兰政府失败的禁烟运动
原来,这些“内涵”评论反映了新西兰不少民众对于新西兰政府“禁烟政策”的不满。
早在2010年,新西兰国会的毛利事务特别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无烟2025”(Smokefree 2025)计划,并被政府采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雄心勃勃的公共卫生倡议。
该计划是到2025年将每日吸烟率降至5%以下。后来的历任政府采纳了这一目标,并制定了《无烟奥特亚罗瓦2025行动计划》。
其中有n多的行动方案,但实际上影响最大的就是“加税”。
每年加税导致新西兰香烟变得高攀不起。
根据2024年初的报道,一包25支香烟的平均零售价已超过$41纽币。
一位新西兰网友这样描述:“1980 年,50克烟草是1纽币,我当学徒的(周)工资是82纽币,以今天的价格计算,周工资需要12000纽币……”
慢慢地,越来越多新西兰人认为政府这不是在搞禁烟,而是在借机搞收税。
高价香烟刺激出非法走私和黑市,也让香烟成为仅次于现金的硬通货,导致大量小店被砸被抢,目标都是香烟。
一些小店业主吓到不敢卖烟。还有一些则不断加码安保设备,甚至把自己关在店笼子里。
到了最近几年,明眼人已经都出,“无烟2025”计划彻底砸了,玩不下去了。
所以,当年的新西兰政府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赞誉,并被视为全球领先的控烟国家。
而随着2025年临近,必然有一届政府要去为此“擦屁股”。
2023年,新西兰本届新一届联合政府终于宣布,废除相关立法,终止了“无烟2025”计划。
政府表示,废除的原因包括对经济影响的担忧以及犯罪活动增加。
立法废除之后,联合政府表示,“仍致力于2025无烟目标,但将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
这一决定引发了公共卫生专家和倡导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将削弱多年来在控烟方面取得的进展。
而在2023/24年度,毛利人(2022/23年度吸烟率为17.1%,2023/24年度为14.7%)和太平洋岛民(2021/22年度为18.1%,2023/24年度为12.3%)的每日吸烟率继续呈下降趋势,但按照趋势,到2025年,这两类人群的日常吸烟率都无法快速实现低于5%。
署名David Gourley的新西兰网友今天说,“如果你觉得禁烟是现实的,那么你也会相信新西兰可以做到禁毒。但所有这些政府,实际能做到的,其实只是创造了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