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风帽、地藏风帽与僧伽风帽:老赵闲聊僧伽艺术图像系列21
上次我们探索了僧伽最基本外形中的袈裟紫色与风帽要素。风帽是泗州大圣造型的最重要视觉特征之一,僧伽风帽,大致是五代北宋逐渐定型的,其来源路径,一种可能性的来源路径,或是僧伽作为观音化身,而对观音风帽的一种模拟。风帽的另外一种可能性的来源路径,则是泗州大圣作为胡僧的一种艺术图像呈现。上次我们梳理了地藏风帽与僧伽风帽的区别。谈及了僧伽风帽的花色与宝缯,今天我们来聊聊花钱上僧伽风帽的艺术呈现:
一、观音风帽、地藏风帽与僧伽风帽
按说,观音、地藏、僧伽在定型造像上都是风帽,客观存在着视觉上互相混淆的可能性,所以在长期的演化嬗变中,他们互相在风帽的大框架中,逐渐各自形成沉淀了自身的独特视觉识别要素系统。
1、观音风帽
风帽观音的基础意态是如慈母般的美丽女性状态,其风帽是比较轻柔飘逸薄型的状态,颜色为纯色比如白色,其风帽是一种类似女性披巾一样的妆饰;
南宋 观音菩萨像 首都博物馆藏
高丽(14世纪)佛画 绢本水月观音图 美国史密森博物馆
十四世纪 设色绢本水月观音像 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 藏
明 铜鎏金 观音菩萨坐像 辽宁省博物馆 周倜摄
明 铜观音菩萨坐像 辽宁省博物馆 周倜拍摄
明 鎏金铜观世音菩萨坐像 云水禅心拍摄 《梵华佛韵:河北博物院、定州市博物馆藏铜佛造像展》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 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明代 京作夹纻观音菩萨 局部《天衣无缝——古代漆木菩萨像专题展》展品
保利拍卖资料
由观音风帽的样式,延伸出一个女性帽式:观音兜。《红楼梦》中就曾经描述探春头戴观音兜的情景:刚至沁芳亭,见探春正从秋爽斋来,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戴着观音兜,扶着小丫头,后面一个妇人打着青绸油伞。《花月痕》第四八回也有描述:“采秋内衣软甲,外戴顶观音兜,穿件竹叶对襟道袍,手执如意”。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清孙温 旅顺博物馆
孙温绘红楼梦
电视剧《红楼梦》黛玉剧照
作为女性帽式的观音兜,帽尾垂下长长的帽裙,用以护住脖颈、耳朵。用于防风御寒,多与斗篷相配,同时,又具备浓浓的美观。观音兜的得名,就是因帽子后沿披至颈后肩际,类似佛像中观音菩萨所戴的帽子式样,故称,而这正是观音风帽女性美妆意态的最好诠释。
2、地藏风帽
风帽地藏的基础意态是坚毅圆满女性状态,其风帽大多不强调轻柔飘逸,而是如鲜卑乌桓帽那样,有呈现顶帽下帘的质感状态,从巾趋向帽,属于巾帽之间的状态,整体不飘逸,而是质感加强,同时在视觉上强调花色繁杂;
鲜卑风帽
伯希和敦煌北宋絹畫:被帽地藏菩薩像
敦煌北宋绢画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编号MG17664
敦煌披帽地藏菩萨十王图
法国吉美藏
3、僧伽风帽
僧伽风帽的基础意态是中年乃至老年男性,其风帽更加比附于当时社会实用形态的用于御寒遮风的棉帽,依然是帽态,质感更加沉重,丝毫不强调轻柔、飘逸的动感。总体上颜色是单色。相比观音的巾,地藏的巾帽之间,僧伽的风帽大致可以看作帽。
北宋 温州白象塔 僧伽砖雕像
南山供秀图
南宋 宁波天封塔地宫 玉石僧伽造像
南宋 泉州开元寺西塔 僧伽石雕
好泉拍摄
宋代 桂林摩崖石刻 僧伽造像
王晶拍摄
僧伽风帽,其主体既然呈现出男性、实用、厚实的状态,其实就是风帽、暖帽、绵帽。所谓风帽,是强调了御寒挡风;暖帽,是强调了保暖的功效;而绵帽,则是强调了用料与质地。与僧伽风帽相比,观音与地藏的风帽,更类似于披巾,巾帽。
风帽
御寒挡风帽子,后面较长,披在背上。也指连在皮大衣、棉大衣等上面的挡风的帽子。很多用于冬日御寒避风。戴上時連耳朵、頸後、肩背都能遮住。旧时中老年男子冬季挡风御寒时多用此软帽。也称“风兜”“暖兜”。用绸、毡、棉等厚实的织物或皮为之,中纳絮绵;其兜于脑后,帽下有裙,戴时兜住两耳,披及肩背。
暖帽
泛指冬季所戴之帽,以质地厚实的锦罽或兽皮制成。形制多样,如搭耳帽、风帽等皆属暖帽类。南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七《真如院塔》有云:
至淳熙十年癸卯正月三日夜,主者智炬梦一僧紫衣暖帽宛若大圣之像,指示塔基曰:‘此地久废,可为兴复。’既寤,启心募化,至庆元三年丁巳,历十五岁而成。制范悉仿银塔不少异。冬十月,相轮合尖,以佛牙、银佛藏于地中为镇。
可见,在南宋时期人们眼中,泗州大圣之头衣正是暖帽。
绵帽
填充有绵絮的御寒暖帽。《南史·隐逸下》有云:“释宝志虽剃须发而常冠帽……高丽闻之,遣使赉绵帽供养。”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云:“又愍西游茕独,雪路凄寒,爰下明敕,度沙弥四人以为侍伴,法服绵帽、裘毯靴革蔑五十...... “
巧了,这里说到了史书上记载描述了宝志得到绵帽供养的情景,所谓宝志,就是后来成为僧伽三圣组合之一的志公。所以,我们也经常看到,三圣组合中,有两个头戴风帽的人物,一个是主尊僧伽,一个就是志公。所以,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既然志公的帽式在造型中是与僧伽一样的,而志公既然戴的是绵帽,僧伽的风帽,至少从质地上看,自然也同样就应该是绵帽。因为僧伽与志公的风帽,基本是一样的。可以互相参照。
宝志图像
北宋天圣六年宜宾石雕风帽僧伽与风帽志公
北宋靖康元年石雕风帽僧伽与风帽志公
水陆画中风帽四州大圣与风帽宝志公
花钱中的风帽僧伽与风帽志公
僧伽主题花钱 胡坚藏品
宝志也被称为志公,心志通达,以佛教宗旨,诱导梁武帝净心修习,皈依佛门,向善归仁,普渡众生,百姓平安。被尊为“帝师”。宋太宗谥为“宝公”,赐号“道林真觉”。宝志此后,在水陆画上,一直成为劝说梁武帝创建水陆斋仪的对应高僧画面,而流传万古了。
下图为明代《水陆缘起图》,首都博物馆藏,花脚大仙拍摄,画面上方是梁武帝向志公和尚问法图,下方是金字抄宋代宗赜作《水陆缘起文》。左上角有万历皇帝之母慈圣皇太后款识钤印。
在水陆缘起图卷以及梁王忏图卷中的志公,不仅有露顶的高僧样,也有风帽样的存在。见下图所示:
明代嘉靖年刊梁王忏
清代 雍正十三年 昆明刊刻 梁王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