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潜在好区,正在走向堕落,又一个区的房价,将被这些人的贪婪毁掉
昨天我的一位老客户Frank打电话给我,他在19年和20年分别购入了西北和西南的house and land package,每套的账面收益都已经高达40万左右。
既然已经尝到了投资的甜头,现在手上又有一点闲钱,就想再继续投资房产。
可是悉尼经过了这一年半的暴涨,价格已经非常高了,就连西北西南的新开发区域, House and land package的价格也从两年前的80万左右飙涨到了现在的120万甚至更高。
所以Frank想寻找更加便宜、性价比更高的投资物业。
昨天他打电话,就是向我询问悉尼西北某区的公寓楼花项目。这已经是我在本周内接到的第3个类似的咨询了,所以今天这一期就来讲一下,这类新开发区的公寓究竟能不能买?
首先看一下这个区的自身条件。这个区域原本就是大西北郊区的行政和商业中心,有大型的商场,2018年之前,主要以低密度的别墅住宅为主。
在2018年metro火车线开通之后,当地市政厅批建了大量的公寓。现在已经有大概1000套左右的公寓竣工。按照去年10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未来两年内还将会有超过1200套的新公寓建设交付。
站在政府的角度,这个区已经修通了最新最快的metro火车线,又有大型的商业配套,也已经审批规划了大型的公立医院。
这么多的基建设施,不能白白闲置,当然要尽量提升基建设施的利用率。在土地有限的前提下,那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尽量多的修建公寓。
但是在短期内投放如此巨大的供应量,可以预见的后果,就是这类公寓物业的价格将承受极大压力。很多公寓会在卖出的那一刻,就已经透支了未来数年的增值空间。
更加危险的趋势是,当一个区域的公寓供应量大幅增长的时候,势必意味着相对较低收入的人口,会更多地涌入该区。会改变该区的人口结构。
这对那些原本住在别墅里的、相对高净值的家庭会形成挤压效应。
这里没有任何对于住公寓的人士歧视的意思。这只是一个事实,就是居住在公寓的人群,多数是单身或者 young couple的小家庭为主。
而且公寓当中有更大的比例是用于出租的。租客多了,人口的流动性就大,那么区内的治安、噪音、卫生等状况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这些因素原本就是追求别墅的买家所重视的。随着公寓增多,这些条件恶化了,那么很多人必然会用脚投票,离开这个区域,搬到更加安静,更加低密度,有更好的隐私的区域去。
而搬走的这些人,或者是被排除的潜在买家,往往是财务能力比较强的家庭。当这类买家减少,该区域的价格上涨就会遭遇一个天花板。长此以往,当趋势形成,就会导致一种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最终会锁死这个区域的价格上限。
于是,一个原本非常有潜力的新兴中高产阶级区域,就这么被Council的规划毁掉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悉尼那些众所周知的好区,比如上北下北和内西区域,每次到了上涨行情的时候,价格都是一路疯涨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们的潜在竞争区域,多数都会像上述这个区域一样,被扼杀在增长的中途。从而让这些传统的好区变得更加稀缺。
从理性的角度而言,对于这种有增长潜力的新兴中高产区域,市政厅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有节制的释放公寓开发量。始终保持让公寓供应量比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慢半拍。
但是澳洲这种分散的市政审批建设规划权力,导致大多数市政厅都经不起短期利益的诱惑。在任者都希望在自己任期内,尽可能多的榨取开发批建的短期利益,寅吃卯粮。在这种格局下,无论是开发商、投资者还是自住人士,都是利益受损的,只有政府和出售土地的前房主是获益的。
这种格局只要不破除,新兴的中产区大概率就会胎死腹中。澳洲的中产就不得不承受房价更加内卷的现实,要花更高的价钱,去追逐有限的那几个传统好区。
而很多投资者被新兴区域前两年的涨幅和未来几年的新规划所吸引,在公寓楼花与当地别墅价格强烈的“比较优势”(当然这里是打引号的)的诱惑下,一旦买入了这些区域的公寓,未来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数年不得解套。有可能因此而耽误了家庭在未来的自住升级计划,也可能让自己错失掉下一波房市上涨,付出数10万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