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0日 17.9°C-20.4°C
澳元 : 人民币=4.5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美国百年国运(1):一战赚黄金万两,经济兴股票飞涨,大萧条急转直下,罗斯福新政救场

2020-12-16 来源: 任泽钢 评论0条

大家好,我是深度评论的老任。近来,因为美国大选和中美关系的剧烈演变,有关美国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建立的世界次序,美国民权运动,里根革命,全球化,美国的两极分化,民粹和特朗普主义等等历史事件的解说铺天盖地。今天我也来凑一下热闹,我准备分四次对以上热点问题做一些背景和观点的介绍。这个视频是第一节,集中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1776年建国时只有东海岸的13州和一些当时未定和有争议的领土,1803年美国从法国购买到路易斯安那,1845-1848年美国发动美墨战争,夺取了墨西哥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今天的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等地,美国一跃成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国,美国从此获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美国远离欧洲大陆,历来有自立门户的倾向。1823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提出欧洲列强不应再涉足美洲国家事务,美国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也保持中立。言下之意美洲是美国的后院,美国深耕美洲即可。这就是门罗主义,长期以来美国奉为圭臬,深植于美国国家基因的“孤立主义” 外交战略既源于此。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开始时仍然“光荣孤立” 并不介入。但到了1917年,当欧洲列强鹬蚌相争元气丧尽时,美国的态度随之变化。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说:美国有必要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仲裁者。显然美国准备介入欧战,争取更多的利益。

出于历史渊源,美国自然偏向英法。当时美国对德国潜艇大肆攻击美英之间的商船十分恼怒,美国势必对德国的潜艇战加以反制,德国也不可能放弃。美德两国迎头相撞,在1917年2月宣布断交开战。美国参战加强了美英法等协约国力量,1918年11月德国等同盟国战败投降。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美国地域广袤,拥有丰富的木材,钢铁,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粮食的储备和生产能力,美国向欧洲出口这些亟需的战略物资换得源源不断的金钱流入,美国金融业利用这些金钱向欧洲国家贷款,就此根本性的扭转了世界金融格局,世界资本市场的中心战前是伦敦,战后移至纽约。1914年美国欠各国22亿美元,到1919年各国倒欠美国64亿美元,美国的黄金储藏量在1924年时达到世界黄金总储备的一半。

战后,经过短暂的调整,美国经济进入了“旋风咆哮的20年代”。美国在1929年实现了电气化。收音机在1919年的销量是6万台,10年后的1929年销量暴涨到1,000万台, 电冰箱,吸尘器等家用电器进入家庭。美国汽车行业在1920年代急剧扩张。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大大提高了汽车产量,劳动生产率和产量的增长使得汽车价格从1908年的850美元下降到1925年的290美元。

以电气化和汽车工业为龙头的美国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和服务业,美国消费模式也随之变化,出现了分期付款和信用卡系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分期付款来购买昂贵的商品,到1929年,美国人拥有2300万辆汽车。当时美国总人口1.22亿,差不多每5人有一辆车。那时的美国人对未来充满信心,股票市场急剧膨胀。金融机构一直鼓励人们办多张信用卡,鼓励人民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可是美国炙热的经济背后孕育着大危机。战后,美国不想放弃为欧洲战争付出的代价,要求盟国偿还各种战时贷款,这逼迫英法等国向德国提出苛刻的战争赔款。这种关系在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中得到了体现,条约要求德国向英国,法国,比利时和其他国家支付1320亿马克,约为4.7万吨黄金的战争赔款。

结果战后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德国向美国银行借钱偿还英法等国的债务,英法等国再把德国偿还的资金还给美国银行。大西洋两岸一边是美国蓬勃的经济,一边是欧洲战后的苦苦挣扎。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畅销书《和平的经济后果》中指出:繁重的赔偿只会使德国进一步陷入贫困,并加剧战争对欧洲造成的破坏。《凡尔赛和约》带来的  “和平是残酷的,不可持续的,只能带来更多的不幸。”

美国百年国运(1):一战赚黄金万两,经济兴股票飞涨,大萧条急转直下,罗斯福新政救场 - 1

1922年7月,德国政府以通货膨胀、财政危机为由,请求延期支付赔款。法国出于削弱德国的目的在1923年1月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由,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 “鲁尔危机” 。(在德国政府重新支付战争赔款后,法国在1925年撤出鲁尔地区)

法国占领鲁尔工业区对德国是雪上加霜,德国出现了大规模企业停工,恶性通货膨胀。德国经济的破产势必波及欧洲各国,这些国家不得不减少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拖欠美国的贷款,这必然冲击美国经济和美国的金融公司。而美国这边则是产能继续扩大,各类抵押贷款和分期付款继续增加,表面繁荣的经济日趋失衡,美国经济疾步走向崩溃。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突然暴跌,一天骤降12.8%。然而这只是刚刚开始,10月29日星期二,股指一天下跌了40%。这就是 “黑色星期二” ,横扫美国和欧洲的大萧条,后来导致希特勒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噩梦由此开始。

紧接着股市的崩塌,美国银行业发生大规模挤兑,大萧条时期的大部分经济损失首先是因为银行挤兑和倒闭造成的。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40%的银行倒闭,当时的美国社会没有失业保险和银行存款保险,当大量银行倒闭时,成千上万的人损失了储蓄,资金断流,工厂停工,工人失业,商品被一抢而空。人们因为付不起房租和房贷而流落街头。1932年底,五万多纽约市民无家可归,全美国无家可归者达到两百万人,芝加哥失业工人超过一百万,纽约接近一百万。纽约和芝加哥的城市中到处可见人们在丢弃的罐头中寻找食物,纽约市每天就得提供多达八万五千份赈济餐。直到1939年,超过60%的美国农村家庭仍然被归类为 “贫困” 。

美国股票下跌持续了三年,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262下跌到22,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从73下降到8。到1933年时,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了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商品交易额下降了三分之二。登记失业率达到25%,美国实际劳动力的利用率只有50%。

美国是当时的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美国经济突然熄火,欧洲自然停滞,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并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历史学家戴维·肯尼迪认为: “毫无疑问,大萧条的最深层根源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造成的多方面严重的损害。”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推出 “新政” (New Deal)。 “新政”的核心是实行赤字财政重启经济。当时许多传统的经济学家都反对政府实行赤字政策,担心效率不高的政府投资会排挤私人投资,拖累社会整体的经济动能。当时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批驳了这一观点。凯恩斯认为,通过乘数效应(比如投资一美元可以带动五美元的经济活动),政府的财政支出可以对实体经济实行有效刺激。如果没有这种刺激,企业根本不会雇用更多的人,大批人长期失业会形成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拖累。显然罗斯福接受了凯恩斯的主张。

“新政”从1933年开始,分成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由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各种立法和政策组成。

“新政”的第一个方向是稳定金融。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紧急银行法》,暂时关闭了所有的银行,然后在财政部监督下重新甄别开放,并承诺必要时向这些重开的银行提供联邦政府贷款。在罗斯福政府的协调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成立,向银行储户提供最高2500美元的保险。这为银行体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性,银行挤兑随之退潮。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对股票市场加以规范。

新政的第二个方向是恢复生产,政府成立公共工程管理局,组织并提供资金开展大型基建工程,例如机场,医院,学校,道路,桥梁和水坝。从1933年到1935年,政府投资33亿美元与私人公司共建34599个项目,这些项目总计提供了4百万个工作岗位。

直到现在,美国知识界还在讨论罗斯福是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的立法似乎支持罗斯福是一个社会主义者的说法。这集中反映在劳资关系立法方面,罗斯福的政策与传统的市场派截然不同,当市场派提出政府不对最低工资和工时做出规定,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压低工资成本时,罗斯福政府加以反对。罗斯福认为过度竞争造成的低工资会导致购买力萎缩从而影响需求和就业。罗斯福是20世纪第一个西方领袖支持建立工会,支持工会在工资上与资方讨价还价。罗斯福政府规定工人每周工作35-44小时,制定了最低工资制,罗斯福政府推出《社会保障法》为美国福利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罗斯福新政被广泛认为是成功的,1936年时美国国民收入增加了50%。但新政也受到各方面的批评。凯恩斯认为新政的力度不够,直接受益的人群只占美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右翼则批评罗斯福政府在农业方面的配额制度和对农民的补贴,破坏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供给。一些人指责罗斯福具有专制的倾向,压制不同政见,选择倾向于自己的大法官,试图控制最高法院。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罗斯福采用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市场运作的理论并投入实践,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大相径庭。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使得民主党获得 从1933年至1969年九届总统任期中的七届,其中因为二战的原因罗斯福一人连任了四届。

好,谢谢观看,如果您感到有启发的话,请转发和订阅。下一节,我将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美国建立的世界次序,美国民权运动以及美国国运在1970年代的转折。欢迎收看,再次感谢!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