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比奥出访拉美以抗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巴拿马成为热点地区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于2月1日至6日出访巴拿马、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多米尼加五国,推动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外交政策。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是第一位担任这一职务的古巴裔美国人。 (Reuters: Elizabeth Frantz, file)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公告,卢比奥此行将与出访国的高级官员与工商界领袖会晤,促进多方面的区域合作,反制中国也包括在内。
特朗普错误地声称中国实际上在运营巴拿马运河之后,卢比奥拉美之行的第一站巴拿马便成为容易引发冲突的热点地区。
“我们没有把它给中国,而是给了巴拿马。我们要收回它,”特朗普在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表示。
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在由美国建造,并拥有很长一段时间。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署了将巴拿马运河主权过渡的《巴拿马运河条约》。1999年,这条运河开始由巴拿马政府控制。
目前,一家总部设在香港的公司经营着巴拿马运河沿岸五个港口中的两个,但巴拿马政府和中国外交部都否认中国拥有这条水道。
卢比奥表示,巴拿马对中国言听计从, “如果冲突发生,中国政府告诉他们关闭巴拿马运河,他们将不得不这么做。”
“事实上,我毫不怀疑他们有这样做的应急计划。这是一个直接的威胁。”
美国拉美事务特使毛里西奥·克拉弗-卡隆内(Mauricio Claver-Carone)也表达了对运河关闭这一风险的担忧。
“中国的公司和运营者在整个运河区出现的越来越多,从港口和物流到电信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非常令人担忧,坦率地说,这不仅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也关系到巴拿马和整个西半球的国家安全,”他说。
巴拿马大学(University of Panama)国际关系教授欧几里德·塔皮亚(Euclides Tapia)则表示,特朗普的真正目标是“让巴拿马将与中国的关系降至最低”。
特朗普关于巴拿马运河的讲话引起巴拿马人的强烈不满。就在卢比奥访问巴拿马前夕,当地民众举行了反美示威,抗议特朗普总统威胁要对巴拿马采取行动的做法。据报道,巴拿马总统何塞·劳尔·穆利尼奥(José Raúl Mulino Quintero)已经排除了卢比奥来访期间与其讨论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可能性。
特朗普关于巴拿马的言论激起巴拿马民众的强烈不满,举行了抗议示威。 (AP: Matias Delacroix)
中国在拉美地区影响与日俱增
目前,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已经今非昔比。墨尔本大学教授阿德里安·赫恩(Adrian Hearn)表示,中国已成为该地区大多数国家的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以及主要投资者,多个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良好关系。
巴拿马于2017年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建交,次年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目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约有20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协议。
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也在2018年抛弃台湾,与中国建交。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也分别在2021年和2023年与中国建交。
前秘鲁总统候选人胡里奥·阿曼多·古兹曼(Julio Armando Guzmán)在2023年为《时代》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今天的拉丁美洲更像是中国的前院,而不是美国的后院。”
事实上,就在去年,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了中国在秘鲁斥资35亿美元兴建的大型港口钱凯港(Puerto Chancay)的开港仪式。这个港口的大部分所有权归中国企业所有。 虽然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经济存在意义重大,但赫恩教授认为在军事方面,中国的影响并不像在经济方面那样大。
“中国与该地区的军事合作尤其远远落后于美国,”他说。
目前,美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76个军事基地,而中国在该地区还没有一个类似的军事设施。
赫恩教授表示,中国的战略意图很明确,就是向华盛顿发出信号,承认美国的势力范围。他还认为,特朗普及其官员的一些声明“不太可能建立信任关系,可能会推动巴拿马及其邻国与中国开展更密切的合作”。
太平洋地区会是澳中竞争的“后院”吗?
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关系与美国和拉美地区的关系有一些相似之处,有人将太平洋地区比喻为澳大利亚的“后院”。
太平洋地区国家的领导人对“澳大利亚的后院”这一概念提出异议,并指责澳大利亚将控制该地区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
与加勒比海地区类似,一些太平洋国家近年来已经将外交盟友从台北转向北京。
赫恩教授表示,拉丁美洲为平衡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所做的努力与澳大利亚为平衡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所做的努力相似。而且,与太平洋岛国为平衡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影响所做的努力也相似。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考量通常可以归结为‘支票簿外交’,即哪种联盟组合将吸引最多的经济援助和最佳的贸易安排,”他说。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太平洋地区大举投资。在与所罗门群岛签署了一项有争议的协议后,中国在太平洋的存在受到了关注,但北京方面涉足太平洋地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与卢比奥一样,黄英贤在其以澳大利亚外长身份首次单独访问斐济期间发表了一份声明,称2022年的访问表明“我们重视与斐济的关系以及我们在太平洋地区的参与”。
但与特朗普政府的言论不同,她的语气有所不同。黄英贤表示:“在我们共同努力面对共同的挑战、实现共同的目标——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疫情反复、经济发展和地区安全时,澳大利亚将听取我们太平洋伙伴的意见。”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