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OPPO的幕后大佬:“中国巴菲特”的逆袭密码(图)
中国商界有着这样一个传奇人物。
比起传统的精英,他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作者:徐十一
自小和父母被下放到农村长大,高考两次才考上大学,初次接手的企业更是负债高达百万,却能仅花费几年时间就赤手空拳打下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中国现存实业龙头企业将近一半都是他的“嫡系子弟”。
他,就是段永平。
● 段永平
这位从江西山城走出的企业家,用40年时间编织了一张横跨实业、投资与慈善的千亿商业网络。
实业方面,他初创“小霸王学习机”,开启了游戏机在国内的创销先河。
在理念发生分歧时,毅然另外组建团队创办“步步高”。
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手下的嫡系弟子们还陆续缔造了OPPO、vivo等多个行业巨头品牌。
乃至于横空出世几年就和淘宝并驾齐驱的拼多多,该项目创始人黄峥都是在段永平的点拨下才出现的创业思路。
实业市场他和弟子成立了“段氏版图”,投资市场他同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2年以0.8美元抄底网易,斩获近百倍回报。
2013年以120—180元抄底茅台,穿越白酒行业周期波动;
2018年逆市买入腾讯,在互联网寒冬中坚守社交网络价值。
此后20年持续重仓苹果、茅台、腾讯等核心资产。
即便经历做空百度亏损1.5亿美金、错失奈飞千倍涨幅等挫折,他仍将失败转化为“不碰复杂衍生品”的戒律。
这位“中国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段永平的半生,就是寒门贵子逆袭路。
1961年,段永平出生于江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年代的特殊性让段永平很早就随父母下放到井冈山下的农村生活。
这段生活无疑是困苦的。
但好在青春期的段永平运气不错,赶上了恢复高考。
段永平第一次落了榜,但第二次他就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
在这里,段永平学到了受用一生的知识。
大学毕业后,段永平也没有选择当时大部分人选择的下海或者做教师,反而继续深造。
随后又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计量经济学,成为罕见的“理工+经管”复合型人才。
在这里读书期间,段永平接触到了《第三次浪潮》《大趋势》等西方商业著作。
这对于刚刚懵懂了解商业的段永平来说,无疑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开始对企业的发展与转型产生浓厚兴趣,并系统地思考中国企业的发展路径。
其实一开始他也并没有投身到这个行当中来,所以人大毕业后,他就去了北京电子管厂担任技术员。
● 北京电子管厂旧照
在这里,他干了整整三年。
目睹了当时的国企内部低效与僵化的问题,可能正是因此才最终使他萌生“我得辞职创业”的念头。
1989年,28岁的段永平接手中山怡华集团旗下年亏损200万元的日华电子厂。
这家电子厂在段永平接手之前已经累积三年亏损,困难到连工资都发放不出来了。
● 日华电子厂旧照
段永平接手后他敏锐捕捉到游戏机市场的空白。
当时市场上的游戏机基本有两个特点:一是价格高昂,二是只有娱乐游戏功能。
基于这两个原因,很多家长不是不想给孩子买,要么是有心无力,要么是担心孩子沉迷游戏。
段永平凭借浙大锤炼的电子技术功底,将日本任天堂红白机拆解重构。
但他并未止步于简单模仿,通过将键盘与游戏机结合,预装 Basic 语言学习软件。
成功把游戏机和电脑相结合,推出了一款价格只有两三百元的新产品:小霸王中英文电脑学习机。
此后还邀请成龙拍摄“望子成龙”广告在央视黄金时段“轰炸”。
● 小霸王学习机海报
短短三年,小霸王年销售额突破4.8亿元,净利润超8000万元,市场占有率跃居第一。
但即便如此,小霸王依然因为体制束缚的局限性,导致推行股权激励等对策举步维艰。
于是,1995年段永平就带着百余名骨干离开,创立了步步高。
● 早期的步步高团队
并以全员持股的机制激活团队,用“央视标王”策略让电话机、VCD等产品迅速登顶行业巅峰。
产品创新是根基,机制设计是灵魂,价值投资是升华。
段永平用十年实业征程,完成了自己的商业版图布局。
如果只是到这为止,那么段永平只能说是一时的实业家。
但实业家要不断推陈出新,否则就会被时代洪流淹没。
段永平却另辟蹊径。
在段永平的商业帝国构建中,嫡系团队的组建堪称现代企业师徒传承的典范。
早在小霸王时期,他便从技术骨干中筛选出陈明永、沈炜等核心成员。
通过股权激励和“白天跑市场、夜晚研技术”的狼性文化锻造团队凝聚力。
当股份制改革受阻后,段永平敏锐地察觉到这样耗下去不行。
便带领嫡系弟子转战东莞创立步步高。
他将公司拆分为教育电子、视听电子、通信科技三大事业部。分别交由金志江、陈明永、沈炜执掌,同时保留交叉持股的资本纽带。
这种架构,既能保证每条赛道都有独立领导专门集中负责,最大限度催化产品结果。又能缓和企业中一人独大的垄断问题。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金志江接棒步步高教育业务后,垂直于教育品类,打造出年销超200亿元的小天才电话手表;
● 小天才电子手表
陈明永执掌的OPPO后,将曾经多角度营销的OPPO理念撤下,把重心转而挪到影像效果上,2017年全球手机销量突破1亿台;
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居榜首。
沈炜带领的vivo则是坚守线下渠道价值,宁可牺牲短期销量也要保障经销商利润空间,最终在5G时代跻身全球前五。
除此之外,仅靠两年就席卷全国的拼多多背后也有段永平的影子。
黄峥通过网易创始人丁磊引荐结识段永平后,段永平对黄铮极为欣赏。
不但做了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还特地带着黄铮共赴巴菲特的午餐。
● 段永平和巴菲特
段永平的商业版图,上到实业,下到互联网,几乎围绕着他成就了段氏嫡系班底。
从一无所有到中国财团背后的男人,他的致富逻辑是什么?
1.“做对的事,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段永平这句被商界奉为圭臬的箴言,绝非空洞口号,而是他缔造多个商业传奇的核心密码。
这点从他初入商战,接手负债企业时就可见一斑。
其实段永平执掌濒临破产的小霸王电子厂时,还有个极为特殊的背景环境,中国正经历“山寨电子潮”。
市场上充斥着贴牌组装的学习机,用盗版游戏吸引消费者,一台机器成本仅60元,零售价却高达300元。
但当团队建议“快速仿制,薄利多销”时,段永平却选择了一条当时外人看来的笨路。
投入全年利润的40%,研发自有芯片和操作系统,并斥巨资购买《魂斗罗》《超级玛丽》等游戏的正版授权。
此举在当时看来,无疑是自毁生路。
● 小霸王游戏红白机
盗版满天飞,用户也不在意,和砸钱听个响基本没什么区别。
但段永平却不这样认为,他的经济账有另一套算法。
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与战略升级实现多维竞争力重构,依托自主研发的SB-218A芯片实现教育智能终端运算效率提升50%,故障率由行业均值30%压缩至3%,构建起技术壁垒与成本优势。
在此基础上实施品牌价值重塑战略,通过正版游戏内容矩阵搭建及“小霸王其乐无穷”品牌IP焕新,完成从电子玩具向智能教育装备的品类升维,推动目标客群支付意愿提升60%。
与此同时推进渠道体系垂直整合,构建覆盖2000家授权网点的三级管控系统,实现终端价差率低于2%、存货周转效率提升28天的精细化运营,形成“技术溢价—品牌赋能—渠道增效”的协同效应,战略转型后市占率环比增长17%,渠道预付款占比达45%,经营性现金流改善幅度超行业均值两倍,为企业估值重构奠定基础。
结果也正是如此。
1995年小霸王产值突破10亿元,市占率超80%,甚至倒逼任天堂退出中国市场。
段永平事后总结:“做对的事,就是永远站在用户这边,哪怕暂时牺牲速度。”
段永平对“做对的事”的极致践行,已经俨然成了一套可复制的商业逻辑。
正如他在演讲中所说的:“聪明人总在找捷径,但真正的捷径,是把笨功夫花在不变的事物上。”
这种以本质对抗不确定性的思维,或许正是段永平穿越30年商业激流而不倒的终极答案。
2.保持正直,远离急功近利。
这点很多人可能听来都觉得,像毫无意义。
但事实上却对段永平的创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意义。
1995年创立步步高时,段永平遭遇渠道“潜规则”围剿。
彼时代理商普遍要求“返点+贿赂”,当时绝大部分公司的团队都选择尊重这个潜规则。
就连段永平的团队中都有人建议他妥协。
也是,行业都这样,适者生存,这也算顺势而为。
但段永平却立下铁律:“宁可放弃区域代理,也不参与灰色交易。”
为此,他独创“专营店+直供”模式:
严控终端:全国铺设2000家授权店,统一售价、服务标准;
透明分利:取消中间商,将渠道利润直接让渡消费者;
零容忍稽查:成立独立监察部门,违规代理商永久除名。
虽然初期渠道拓展举步维艰,但三年后,步步高凭借“无假货、服务优”的口碑逆袭,代理商主动上门求合作。
1998年,其复读机市占率67%,渠道成本反而比行业低15%。
在“捷径”与“正道”的抉择中,段永平用诚信重构商业生态,证明了只有干净的钱最长久。
3.长期主义是稀缺的品质。
在投资的世界里,长期主义是一种稀缺的品质。
段永平就是靠着这句长期主义才成功成为投资界高手的。
2011年10月,苹果因乔布斯去世股价暴跌28%,市值跌破3000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预言“苹果将沦为平庸公司”。
但段永平却逆势重仓,其实他看到的并不是苹果一时的股价涨跌,而是苹果背后的用户。
他曾直言,“苹果的生态系统和用户黏性,就像不断滚动的雪球”。
果然,到了2018年,苹果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破万亿美元公司。
印证了段永平6年前的预判。
在此后段永平深度参与苹果生态,持仓十年间经历3次重大技术变革都始终不变初心,从未放弃苹果股份。
后续更是和苹果来往密切,甚至亲测iPhone15续航能力。
2023年,他通过卖出苹果期权构建“保险公司”模式,年化高达15%的保费收益。
截至2025年,苹果市值较其建仓时增长超5倍。
而苹果,也并不是他唯一一次长期战略眼光的成果。
2014年,白酒行业深陷塑化剂风波与反腐风暴,茅台股价跌至118元,市值不足1500亿元。
市场当时唱衰的声音高昂:“白酒黄金时代终结!”
但段永平却以130元、160元、200元买茅台。
他始终认为,“茅台占白酒行业0.3%的产量,却拿走行业30%利润”,这就证明了茅台的特殊属性。
● 段永平在雪球发帖
一时之间的跌宕起伏并不能证明这个产品本身已经过了生命周期。
但产品的特殊稀缺性却能断定,长期来看总能重回巅峰。
他用行动对长期主义下了定义。
2002年全球互联网泡沫余波未消,纳斯达克中概股网易深陷退市危机,股价跌至0.64美元历史低点,市值仅余2000万美元。
段永平却认为,网易账面现金储备达6800万美元,市值较净现金折价70%,足以形成格雷厄姆式“安全边际”。
除此之外,网易转型网络游戏的业务在当时已然初见成效,《大话西游》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万美元,商业模式验证获客成本边际递减规律。
● 《大话西游2》火爆页面截图
段永平就以均价0.8美元建仓205万股,占流通股5.05%,动用资金规模占个人资产1/5。
2003年Q4净利润同比激增460%,股价开启戴维斯双击,2006年突破70美元。
经此一役,不仅为段永平创造超百倍回报,更奠定其“中国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根基。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长期主义的信念,或许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宝贵品质。
4.机会从不缺乏,缺乏的是发现机会的眼睛。
段永平在浙大师生见面会的问答实录中提到过,“机会从不缺乏,缺乏的是发现机会的眼睛。”
有人问,如果机会已经饱和应该如何寻找新生机?
或许看看段永平的模式可以掀开一片新天地。
譬如他投资腾讯。
早在2010年,被雪球网友问及“貌似对小企鹅不感冒时”,段永平就回复称,“始终认为腾讯是不错的公司”。
2017年他又在《长长的坡,厚厚的雪》一文中提到,腾讯属于长坡厚雪的典范。
直到2018年,腾讯股价从2018年初的458港元一度跌至240港元,跌幅达47%。
段永平在此时入场,2018年10月16日,他通过雪球账号透露,已在腾讯股价下跌之时买入腾讯。
● 段永平在雪球发帖
仅2019年内,他至少两次谈及对腾讯的判断。
“腾讯在未来10到15年内一年可赚2000亿到3000亿人民币”。
此后几年间,段永平断断续续买入腾讯。
还曾经公开发帖称,“今天买了点腾讯控股,再跌再多买些。”
面对“越买越跌”的质疑,他的回应是:“如果你认为一家公司值1万亿,现在市值3000亿,下跌只是给你更多买入机会。”
● 段永平在雪球发帖
所以你看,机会从不缺乏,缺乏的是穿透噪音的眼睛。
同样一个时间段,只有段永平抓住了暴跌的腾讯,其他人却失之交臂。
就像他说的,“当你用企业所有者的心态看问题,暴跌就成了最好的朋友。”
这种以本质对抗波动的思维,或许正是资本市场的终极生存法则。
段永平的财富传奇,从不是风口上的侥幸,而是一场关于“本分”的持久修行。
无论是实业战场的步步为营,还是资本市场的逆向狙击,他始终践行着最朴素的真理。
财富的本质是价值的投影,而价值的根基,永远是对人性的敬畏、对规律的臣服、对长期主义的笃信。
● 段永平与巴菲特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段永平的故事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
财富自由的终极密码,或许就藏在最朴素的“本分”二字中。
做对的事,把事做对,剩下的,交给时间。
● 参考资料
[1] 雪豹财经社丨跟着“小霸王”段永平,能抄到腾讯的底吗?
[2] 上观新闻丨段永平,重新买入腾讯!
[3] 澎湃新闻丨段永平浙大见面会万字实录:最重要的不是勤奋,而是做对事情
[4] 澎湃新闻丨段永平浙大见面会万字实录:最重要的不是勤奋,而是做对事情
[5] 砺石商业评论丨这200条思考,解释了段永平为什么既是企业家,又是投资大师
[6] 雪球丨雪球特别版——段永平投资问答录(商业逻辑篇)
[7] 浙商丨段永平:深陷破产传闻“小霸王”背后的大霸王传奇依旧
[8] 证券时报丨段永平再出手:买了腾讯,也买了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