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05日 18.2°C-19.7°C
澳元 : 人民币=4.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1天前 来源: 金错刀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清明时节,传统习俗和现代文明碰撞最激烈的时候。

不久前,一位女子在烧纸的时候点燃了路边停着的9辆车,不但没有“平安健康”,还把自己送进了大牢。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

在科技发达的如今,烧纸这一习俗确实已经不适用于大多数地方,人们也在尝试用尖端科技,来表达对逝去之人的哀思。

比如,用AI技术让逝去之人“活过来”,已然成了一门全新的生意。

在购物平台上,搜索就能发现类似的服务项目。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2

最低只要10元,就能让逝去之人的照片动起来,开口说话。

在《流浪地球2》里,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就把过世女儿的意识保存成AI系统,好让女儿一直陪伴自己。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3

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成功将过世之人做成AI,成功让逝者在数字世界“重生”,但花费可就远不止10元了。

AI仿佛是哈利·波特的复活石一样,无所不能。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4

但在伦理和道德的谴责声下,用AI“复活死者”的技术,似乎并没有电影里演的那样神秘和高端。

随着AI技术得越来越普及,“复活”死者所牵扯的数字人技术,早就不是什么高深技术了,甚至在手机上就能操作。

只不过,在讨论AI能否“真的复活”逝者之前,类似的生意,早就盯上了更多人的钱包。

赛博祭拜,年轻人的“最后一别”

“AI复活”,看似科幻,实则并不复杂。

说白了,所谓“AI复活”就是利用逝者生前的声音、对话、行为逻辑等诸多数据去训练一个AI程序。

如果训练数据足够多,足够细节,那训练出的AI就会像DeepSeek一样跟你聊天,而且会以逝去亲人的方式去思考。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5

如果再辅以生前图像做成的数字人,以及语音文件训练出来的声音,那基本可以视作一个“人”在赛博世界重生了。

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有人完成了这一庞大工程。

2021年,音乐人包小柏的22岁的女儿因血液疾病去世,令他伤心欲绝。

当时的AI技术虽然还没有如今普及,但包小柏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了这种技术的可能性。

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包小柏联系到了一家专门做大语言模型的AI公司,花了两年,终于利用女儿生前遗留的录音等资料,复刻了一个“AI女儿”。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6

这不简单是一个3D建模的女儿模型,“她”不仅可以跟包小柏和家人对话,而且有数据的加持,“她”还清楚地记得父母亲的生日、有哪些爱好、做什么工作等等。

在母亲过生日的时候,“AI女儿”甚至还主动献唱了一首生日歌。

对于这个“AI女儿”,包小柏倒是看得十分清楚,他说:

我们也没有让女儿变成完完全全像真人一样,她只是寄托我们的一种思念,但不可能完全取代。并不是说做不到,但还是要守住这条线的。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7

虽然原理并不复杂,但这种“复活工程”无论花费还是工作量,都是一项无比庞大的工程。

当然,随着AI技术越来越普及,用AI复活亲人,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的项目了。

90后小伙林志,就是一位在用AI技术帮助人们寄托哀思的“AI复活师”。

林志就职于一家利用AI技术生成数字人的公司,只需要提供足够多的声音、影像和对话资料,就可以生成一个数字人。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8

而林志之所以开始从事“AI复活”产业,还是因为自己姥爷的离世。

由于他姥爷生前并没有留下太多资料,所以制作姥爷的“数字分身”显得不太像本人。

为了不让其他人留下这类遗憾,他决定用这项技术,拿来服务更多亲人离世的人。

林志公司最初的的“AI复活”项目收费在1千~1万元之间。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9

客户只需要提供照片、资料和录音,就能生成拟真程度不同的数字人,根据资料量的大小,还原程度和收费程度都不同。

在去年清明期间,林志所在的公司就接到了大量订单,有时候一天就有上百个订单,日收入高达两三万元,一度让他和团队忙不过来。

尽管有的客户在看到逝去之人“重新说话”后激动落泪,但这一行做久了,林志也遇到过不少奇葩。

比如,有客户拿着老人的一张照片就来求“复活”,但是对老人的生平、性格等等都不太了解,犹豫再三后,林志还是拒绝了合作。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0

关于之后的生意,林志打算一方面完善技术,力求推出289元的普惠版本,一方面加强监管和审核,避免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尽管AI复活还是面临诸多争议,但对于不少陷入哀痛中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他们最好的一种告别。

流量裹挟的“情感代餐”,顶上年轻人

在正经的“AI复活术”还没普及的时候,已经有人在用类似的招牌赚钱了。

比如在电商平台上的诸多“AI复活亲人”商品,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技术。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1

一张照片、一段语音,就能让逝去之人短暂“活过来”张口说出你想要的话。

相比于上文中用真人数据训练出的AI,这种便宜的“复活术”其实就是徒有其表而已,

这其实就是如今已经烂大街的“Deepfake”数字人技术。

不管是B站的鬼畜区,还是短视频平台,这类技术已经屡见不鲜。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2

过去,刀哥曾经写过一篇滥用Deepfake技术侵犯权益甚至诈骗的文章(点击查看),甚至雷军都难逃其害。

而如今,此类技术却被广泛运用于诸如让真人活起来的所谓“AI复活”技术上。

不少大模型公司都推出了类似应用,只需要少花点钱,就能创作一个数字人。

类似的服务项目价格也从10元起步,到几千元不等,所涵盖的服务项目也各有不同。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3

比如,简单让照片动起来,微笑点头等等是最便宜的项目,可能也就10~20元。

而让照片张嘴说话,但说话口音却十分“AI”的项目就略贵一些。

至于让照片变成视频,再用逝者的声音进行一些段对话,则需要几百元不等,时间越长,价格越贵。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4

对于本身就从事相关行业的公司来说,这种技术可谓手到擒来。

去年年底,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商汤科技就利用类似的技术,短暂“复活”了不幸离世的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5

汤晓鸥数字人在年会上露面并且还讲了一段脱口秀,与公司的员工“跨次元重逢”对公司来说意义重大。

也有不少人选择用类似技术完成一些遗憾,比如有新人在婚礼时,用AI技术让已经过世的老人献上一段祝福,也不失为一种纪念。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6

但技术门槛低,就会造成别有用心之人滥用技术,当作他们敛财的工具。

2023年7月,歌手李玟去世,不少歌迷陷入悲痛。

但是在她离世之后,却在网上出现了不少“活过来”的李玟视频,用李玟的声音,说着塑料文案。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7

李玟作为歌星,她生前的语音资料和影像资料在网上一抓一大把,所以从技术上来讲相当好复刻。

有不少自私的粉丝,就会以偶像的声音和相貌为素材,私自让她“活过来”说自己想听的话,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而一些商家正是看中了这方面的巨大商机,开始无底线地接类似的商单,造成“AI李玟”的一度泛滥,这对于逝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侮辱。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8

直到去年初,李玟的亲属忍无可忍,向不少用户发出了律师函,此事才渐渐偃旗息鼓。

但除了李玟外,还有不少已经离世的明星“惨遭毒手”。

早已离世的乔任梁、高以翔,甚至在一个月前刚刚离世的方大同,都被人用AI技术拿去诈骗敛财。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19

AI技术是一种更好的手段,可以以暂时“活过来”的方式,留住逝去之人留下的音容笑貌。

但一旦AI技术开始不受控制,纪念也会被异化。

AI下沉的黑暗面,值得所有人警惕

用AI复活过世之人,就算很假,也不失为一种寄托哀思的好方法。

但再假的数字人,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新赛道。

对于年轻人来说,一眼分辨视频有没有“AI味儿”,已经成了当今上网的必修课。

但是对于平时连诈骗电话都难以分辨的老年互联网用户来说,AI的泛滥堪称灾难。

前几天,一个叫“王建国”的AI数字人火了。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20

在年轻人眼里,这个油腻数字人张嘴闭嘴就是Deepseek生成的土味情话,简直不能再假了。

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阿姨们来说,这简直就是贴心的宝藏弟弟一枚。

AI王建国顶着一张雷打不动的扑克脸,有时满嘴土味情话逗姐姐们开心,有时在医院输液收割姐姐们的担心,简直就是AI时代的秀才。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21

而当AI王建国稍微提两句带货,就有无数姐姐们忍不住下单,不管是贵妇膏还是阿胶糕,都能随便售罄。

就算在视频下方有一句淡淡的“本视频由AI合成请注意甄别”,也挡不住无数姐姐对他的真情实意。

就算是AI人,王建国也会生病抱恙,而没到此时,他的“AI儿子”就会上线,对屏幕那头的阿姨们张嘴闭嘴喊妈妈,杀伤力同样惊人。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22

和AI复活亲人一样,看着不是很“拟真”的AI数字人,技术虽然不硬核,但总是挑人性最薄弱的地方下手。

如今针对老年人的AI数字人,已经进化到了养生、风水和玄学领域,甚至有不少暴论频出、PUA老人的内容。

过去曾经被广泛认定为智商税的诸如保健石、骆驼奶等产品,都在AI时代“秽土转生”了。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23

最可怕的是,这一赛道甚至已经有了起号标准流程和方法论。

有从事这一行业的培训师说道:有AI工具辅助,理论上每天都能产出上百条视频,后续也可以通过带货保健品、直播带货等方式变现,轻松月入过万。

如今,打造一个数字人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只需要几千元,就能搞出一个绘声绘色的数字人。

根据数据显示,光在2024年,我国AI换脸APP用户增长高达300%,日均生产视频也高达1200万条。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24

不管是消费逝去之人,还是针对老年人进行收割,都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其实,面对这类数字人,官方也想过不少办法去遏制。

本质上来说,AI数字人做的仍然是带货生意,只不过没有真人出镜,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轰炸来换取流量。

如果生意的核心并没有问题的话,作为官方也只能通过倡导和限流来控制AI泛滥。

10块钱“AI祭祖”,为何偏要自欺欺人?(图) - 25

在AI技术突飞猛进的如今,不少人都发现,不需要格外尖端的技术,就足以拿捏大部分人。

不管是AI换脸诈骗,还是AI复活死者,已经从一种独特的纪念和内容创作模式,转换成为针对特殊群体的暴利生意。

如果一项技术必须由使用者的“道德底线”去掌控的时候,证明它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

在通过技术追求“赛博重生”乃至“数字飞升”的时候,人们还是要对生命保持敬畏,对人性保持警惕。

毕竟,再拟真的代码,也不能代替真实情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