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实施67%左右关税!分析:中国筑统一战线回应为最好结果(组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3日宣布向全球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对中国开出的对等关税为34%。加上特朗普此前在原有关税上,两次加征对华关税,美国对中国商品实施的整体关税为67%左右,是关税大棒打得最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商务部指责美国「单边霸凌」,并表明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综合证券报告和受访专家评估,加征关税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中美关系将加剧恶化;美国消费者最终将为关税埋单,但中国全年GDP预估将下跌0.2个百分点。
受访新加坡学者分析,对中国最好的结果是,美国的其他贸易伙伴国愿与中国形成统一战线应对美国。中国学者则判断,特朗普意在透过极限施压,引导制造业回流,但算盘不会打响。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开出34%对等关税,当中包括4月5日生效的10%基准关税,以及4月9日生效的24%关税。
在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国已对华商品平均征收13%左右关税。特朗普上台后,分别于2月和3月各加征10%关税。所以,美国对华商品实施的整体关税为67%左右,与特朗普竞选承诺一致。
美国也对越南、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分别实施46%、36%、 49%、24%对等关税,试图堵住中国产品借道东南亚以规避美国关税的漏洞。特朗普也签署行政命令,取消适用于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包裹的「小额豁免」条款,不再允许企业就零售价值不超800美元的国际货运免缴进口税。
美国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去年货物贸易逆差比上一年增加14%,达到1.21万亿美元新高。其中,最大贸易逆差来自中国,总额为2950亿美元。
特朗普在白宫讲话中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能理解关税之必要的领导人之一。「他们都明白,我们可能得经历一点严厉的手段(tough love)……他们在剥削我们,他们自己也清楚这一点。」
野村证券经济师陆挺与其团队发布报告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征收额外关税和采取相关措施的规模和速度,「比市场预期要糟糕得多」。
图为2025年4月2日,美国纽约州水牛城民众集会,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此前针对加拿大的税政策。(Reuters)
报告评估,北京计划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额外关税作为反击,也可能对部分关键矿产和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并惩罚部分美国公司,但找寻美国进口替代品的空间有限,所以对美贸易报复出手不会太重。
报告也预测,中美难达成重大双边协议,中国为稳定增长将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内需,以抵消出口冲击,预计央行第二季启动宽松货币政策。
华侨银行亚洲地区研究与策略主管谢栋铭向《联合早报》分析,由于美国征收全球性对等关税,因此高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变得复杂难测。但他评估,中国今年全年GDP将从原先预估的4.8%降至4.6%。
谢栋铭认为,对等关税或能为中美谈判创造空间,双方可争取透过谈判,把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加征的20%关税给减下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副教授李明江分析,美国对中国极限施压,意在经贸领域与中国部分脱钩,在制造业领域降低对中国供应链依赖,这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2025年4月1日,白宫发言人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举行新闻发布会,展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关税文章的标题。(Reuters)
从战略层面分析,李明江认为,特朗普给全球经贸体系制造巨大混乱,对中国的最好结果是,美国的其他贸易伙伴国愿与中国形成统一战线应对美国,但因地缘政治和结构性问题,「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他说,统一战线有三方面,一是受关税影响的国家不妥协,对美国以牙还牙;二是这些国家相互增加经贸合作;三是中国和欧洲等较大经济体进行政策协调,维持世界贸易组织体系运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前副所长丁一凡则判断,特朗普意在透过极限施压榨取好处,最终引导制造业回流美国,但他太高估自己,美国反将被各国孤立。
他说,特朗普夸口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结果是普京把他玩得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