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特朗普为何在贸易问题上打击中国——以及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组图)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特朗普的贸易战,焦点突然之间变得清晰。
与其说这是一场对全球各国开战的贸易冲突,不如说这更像是特朗普一贯风格的熟悉战场:美国对中国。
暂停对数十个国家征收更高的“报复性”关税90天,但仍保留10%的全面关税。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但中国——其出口从 iPhone 到儿童玩具等各种商品,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4%左右——受到更严厉的对待,税率高达145%。
特朗普表示,增加关税是因为北京准备对美国商品征收84%的关税进行报复,总统形容此举“缺乏尊重”。
但对于这位凭藉反华言论首次入主白宫的政治人物来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报复。
对特朗普来说,这是他第一个任期内未完成的任务。
“我们没有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而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件事,”他告诉记者。
其目的无非是颠覆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核心的既有全球贸易体系,以及支撑这一体系的曾经广泛持有的理念,即认为更多的贸易本身是一件好事。
图像来源,Reuters 中国目前生产全球 60% 的电动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其本地品牌生产。
若要理解这对这位美国总统而言有多重要,你需得回到大家尚未将特朗普视为有望当选的候选人之前。
2012年,当我第一次在中国商业之都上海进行报道时,几乎所有人——全球商界领袖、中国官员、来访的外国政府和贸易代表团、外国记者和博学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增加与中国的贸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它推动了全球经济成长,提供源源不绝的廉价商品供应,使中国的新工厂工人大军日益嵌入全球供应链,也为跨国企业带来庞大利润,因为他们的商品得以销售至中国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
在我到来的几年内,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劳斯莱斯、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的全球最大市场。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理由。
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裕,从理论上来说,中国人民将开始要求政治改革。
他们的消费习惯也将有助于中国转型为消费社会。
但第一个愿望从未实现,中国执政共产党只是加强对权力的控制。
第二个期望中的转型也实现得不够快,中国不仅仍依赖出口,甚至公开打算占据主导地位。
2015年,中国推出了引来指责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这是一项由国家支持的政策蓝图,目标是在航空航天、造船、电动车等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目前,中国生产全球60%的电动车
就在同一年,一位政治素人开始竞选美国总统,他在竞选过程中反复强调,中国的崛起掏空了美国经济,推动了“铁锈地带”的衰落,让蓝领工人丧失了生计和尊严。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贸易战打破陈规,粉碎共识。他的继任者乔·拜登(Joe Biden)总统保留了对中国的大部分关税。
尽管它们无疑给中国带来了一些痛苦,但并没有为改变经济模式。
目前,中国生产了全球60%的电动车,以及80%的电动车电池,其中很大一部分电动车是中国本土品牌。
所以,现在特朗普回来了,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加征关税。
若不是这段时间美国总统推出关税后又暂缓,这次行动本可视为对现有全球贸易体系的最大冲击。
特朗普的104%巨额关税生效中国民众怎么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取决于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中方是否接受谈判。
其次,假设中国愿意谈判,它是否愿意做出美国正在寻求的重大让步,包括彻底改革其出口驱动型经济模式。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首先要说的是,我们正处于完全未知的领域,因此我们应该警惕那些自称知道北京可能如何反应的人。
但有需要保持谨慎。
中国对自身经济实力的愿景——建立在强劲出口与严密受保护的内需市场之上——如今已与其“民族复兴”的理念和一党专政体制的地位紧密相连。
例如,中国对资讯领域的严格控制,意味着它不太可能放松对美国科技公司的壁垒。
但还有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需要美国来回答。
美国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特朗普经常表示,关税是一件好事,不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
他谈及保护主义壁垒对美国的好处,以刺激国内投资,鼓励美国公司将外国供应链带回国内,并增加税收。
如果北京认为这确实是关税的主要目的,它可能会认为没有什么可谈判的。
与其推动经济合作,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超级大国可能将陷入一场你死我活“赢家通吃”的经济霸权争夺战。
如果是这样,那确实将标志着打破过去的共识,并带来一个截然不同、甚至可能非常危险的未来。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