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对话机制失灵!WSJ:误判升高,恐陷恶性循环(组图)
《华尔街日报》 报导,自特朗普展开第二任期伊始,北京试图与华府建立沟通管道却屡遭挫败,导致双边高层对话机制近乎停摆。报导警告,缺乏有效沟通正将全球两大经济体推向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短期内恐难重启谈判。
报导引述多位向中国高层提供谘询的人士指出,北京近月来多次尝试与特朗普新政府接触,均以失败告终。例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寻求与美国家安全顾问瓦尔兹会面未果;驻美大使谢锋试图联系身兼特朗普顾问的企业家马斯克 (Elon Musk) 也无进展;商务部长王文涛致函美方对口官员亦未获积极回应。显示过去在特朗普首任期尚存的台面下沟通管道 (back-channeling) 已不复存在。
沟通困境的核心在于双方对接触层级的期望存在落差。报导称,特朗普团队倾向直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核心幕僚,如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对话。然而,北京方面对此类「即兴式」接触的政治风险感到不安,难以跳脱既有的外交礼仪框架,导致双方互动模式难以契合。
这种沟通真空状态,使得北京在面对特朗普政府突如其来的强硬政策时,显得措手不及。尤其在特朗普近期无预警额外加征 34% 关税,使得对中平均进口关税经计算后大幅攀升至76%之后,北京从先前的审慎观望,迅速转为全面性的贸易反制。
华府智库布鲁金斯学会 (Brookings Institution) 中国中心主任何瑞恩 (Ryan Hass)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主导议程,北京几乎完全处于被动回应的状态。」
《华尔街日报》的分析认为,在缺乏沟通、可能存在误判以及谈判筹码流失的情况下,北京未来想在与华府的对抗中寻找突破口将更加困难。若双方持续缺乏互信与对话基础,美中关系恐陷入更深层次的僵局与冲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