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全球大崩盘!澳币又暴跌,几分钟蒸发1600亿澳币!炸上热搜(组图)
澳股周一开盘后暴跌,市值在短短几分钟内便蒸发了1600亿澳元。
全球媒体刚刚纷纷报道!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贸易战阴影下的市场震荡
4月7日,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蕞为惨烈的一天,被媒体称为“黑色星期一”。
这一轮暴跌的导火索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多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紧张局势。
亚太市场首当其冲
在亚太地区,股市开盘即遭重挫。
日本日经225指数一度暴跌近9%,创下自2020年3月以来的蕞大单日跌幅。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超过8%,科技股和汽车股首当其冲。
中国上证综指下跌6.2%,韩国综合指数下跌4.1%。
澳洲九号台新闻报道称,ASX 200指数开盘大跌6.4%,至7177.3点,创下16个月来的新低。
澳洲九号台新闻4月7日报道称,特朗普掀起全球关税战后,中国随即宣布反制,澳股恐在周一继续暴跌,市值或蒸发千亿以上。
市场普遍担心,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会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澳洲股市恐将在周一继续暴跌,市值损失或超过1140亿澳元。
上周五特朗普宣布关税新政后,澳股在截至收盘时的跌幅创下8个月新高,市值蒸发了566亿澳元。
(图片来源:澳洲九号台新闻)
目前,澳洲对美出口约占总出口的4%,仅受到10%广泛关税的影响。
然而,中国是澳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北京宣布反制后,市场担忧陡然加剧。
根据特朗普的最新关税政策,目前美国对华关税总额已经达到了54%。
不仅是中国,包括印度、韩国以及欧盟在内,都表示要对特朗普关税实施反制。
澳洲总理Anthony Albanese表示,不会对美国关税采取反制措施。但他同时表示,不会在美国所谓的贸易壁垒问题上妥协。
今天,所有行业全部被波及,无一幸免!
能源:跌幅8.3%;
矿业:跌幅7.4%;
信息科技:跌幅6.6%;
银行与金融:跌幅6.3%;
公共事业(电力、煤气等):跌幅6%;
可选消费品(服饰、娱乐等):跌幅5.6%;
房地产:跌幅5.5%;
工业:跌幅4%;
医疗:跌幅4%;
通讯服务:跌幅3.1%;
日常消费品:跌幅3%。
美国所谓的“贸易壁垒”包括澳洲生物安全法,后者在实际上限制了美国牛肉进入澳洲市场。
此外,美国还对澳洲通过药品福利计划(PBS)提供廉价药品感到不满。
刚刚,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紧急发声!
他在墨尔本北部郊区Wallan对记者表示:“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也对全球贸易和全球经济所受到的影响感到担忧。”
他强调,股市的下跌将影响到澳大利亚民众的养老金基金,政府对此高度关注,并将继续与各方保持沟通和应对。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无疑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进一步波动。
白宫方面表示,已于今日开始和50多个国家开启新一轮关税谈判。
由此,过去24小时内,澳币还在下跌,昨天跌破4.39,今天继续。
今早曾一度达到4.33,后回到4.36:
全球来看,真的是彻底崩盘了!
很多人说一早起来彻底傻眼了...
甚至已经炸上了微博热搜:
特朗普“对等关税”震撼全球:澳洲人养老金暴跌,股市濒临技术熊市,央行或将紧急降息
就在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突袭式地宣布了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关税政策,名义上是“对等”,实际上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贸易打击。
短短几天内,这场关税风暴席卷全球市场,不仅打压了欧美股市,更让澳洲人措手不及:养老金账户集体缩水,澳币跳水,投资市场进入技术性熊市。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政策调整,而是金融秩序被重新洗牌的开始。
关税突袭:特朗普“你打我一拳,我加你十刀”
4月2日,特朗普高调宣布了一项“对等关税”政策(Reciprocal Tariffs),目标是对包括中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在内的57个国家征收进口税。
乍听之下,“对等”二字似乎强调公平互惠——你对我收多少,我就对你收多少。但特朗普政府实际采用的征税逻辑却极为粗暴。
它并非基于真实的进口关税对比,而是基于美国对各国的贸易逆差比例来定关税公式:关税税率 =(美国对某国的贸易逆差 / 从该国的进口总额)× 0.5
比如,美国从欧盟进口6058亿美元,出口3702亿美元,逆差为2356亿美元。2356 ÷ 6058 ≈ 39% → 所以关税定为一半,即约20%。
蕞终,结果就是中国被征税34%、欧盟20%、韩国24%、印度26%、东南亚一些国家甚至高达40%以上。
这不是对等,而是贸易惩罚。
而这场“关税大棒”,也很快殃及了全球市场。
市场地震:股市大跌,澳洲人养老金一天蒸发900亿
消息公布仅48小时内,全球主要股市集体跳水:
道琼斯重挫超1600点,单日跌幅近4%;
纳斯达克跌超5%;
欧洲STOXX600跌至2022年以来新低;
澳洲S&P/ASX 200指数暴跌2.4%,全周累计下跌3.9%,创下两年最差单周表现。
而对于澳洲人来说,更现实的痛苦来自自己的养老金账户:澳洲养老金体系总规模约为2.74万亿澳元,其中约1.5万亿直接投资于股市,包括美国市场。
根据澳洲金融评论(AFR)和投行估算:
本轮股市大跌导致养老金总资产蒸发约900亿澳元;
相当于每位澳洲成年居民损失近4000澳元。
汇丰经济学家 bluntly 指出:“每个澳洲家庭正在用自己的养老金账户,真实感受到这场地缘政治风暴的冲击。”
汇率暴跌:澳元一夜大跌超4%,对人民币回吐全部涨幅
在市场避险情绪骤升下,澳元汇率也承压明显:
对美元:单日下跌4.57%,回到0.62以下
对人民币:从4.64跌破4.56,回吐了过去两周全部涨幅
澳元作为“高风险货币”,本就对外部事件极为敏感。
尤其在中国、日韩等亚太贸易伙伴遭重税的背景下,市场担忧澳洲出口链条将被间接拖垮。
更重要的是,汇率暴跌本身也预示着市场预期澳洲可能会在短期内大幅降息,以保经济不至于硬着陆。
降息预期升温:市场押注澳洲央行5月开始“放水”
眼下,澳洲央行(RBA)仍将官方利率维持在4.10%。
但随着全球不确定性加剧,金融市场对降息的预期迅速升温:
30天银行间现金利率期货市场显示,5月降息概率高达85%;
汇丰银行:预测5月降息至3.85%,年底目标为3.1%;
澳洲国民银行(NAB):预计全年最多降息4次;
Barrenjoey投行:认为RBA将“提前至5月行动”,而非此前的8月;
高盛:预计5月、7月和8月连续降息,年底利率或达3.35%。
债券市场交易员更是疯狂押注:2025年底前,RBA总计降息超过1%的概率正在迅速升高。
而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这可能意味着:
房贷压力有望减轻;
房价可能止跌甚至反弹;
消费者信心可能逐步回升。
经济韧性受考验:澳洲虽未中招,也难独善其身
值得注意的是,澳洲并非特朗普关税的“直接对象”——对美出口在其贸易结构中仅占小头。但问题在于:
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等澳洲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将首当其冲
一旦这些国家消费疲软、进口减少,澳洲的铁矿石、天然气、农产品出口也将受到拖累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Boak在报告中指出:“我们原本预计澳洲GDP增长在2025年将受到0.2个百分点的影响,现在修正为0.3个百分点。
如果消费与投资同时萎缩,拖累可能更严重。”
不过,高盛也认为,由于澳洲就业市场仍较稳定、家庭资产负债表总体健康,经济具有一定韧性。
这场“关税核爆”,只是刚开始特朗普的新一轮关税政策,不仅是一种经济政策武器,更是一场全球信心的测试。
金融市场正在重新定价;
央行政策正在迅速转向;
投资者在权衡:是抄底,还是避险?
而澳洲,作为一个资源出口大国与高储蓄经济体,虽然短期冲击明显,但也可能在降息与货币宽松政策的护航下,成为本轮震荡中较早恢复的经济体之一。
接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将聚焦5月的RBA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