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可能退了一步,但这场风波远未结束(组图)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特朗普及其幕僚费尽了心力,极力想让人相信,过去这七天并非完全失控的混乱局面。
如果照这种说法,特朗普这盘“四维棋”的棋局已让中国陷入困境。当然,中国经济确实面临来自其最大出口市场的惩罚性关税重击。但即便考虑到总统的回撤,美国依然竖起了一道自1930年代以来未曾见过的庞大保护主义关税壁垒。
全球现在面临一项普遍性的10%关税,不论该国(例如英国或澳洲)对美国的出口是否比进口还少。
如今,美国不再区分对象——即便是对美国有巨额商品贸易顺差、并已准备展开报复的欧盟,和像英国这样的国家,也一律被课以相同的关税。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特朗普总统下一步会对药品征税吗?
目前人们正焦急等待下一步的发展。外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是特朗普是否会坚持对药品加征关税——药品是英国第二大对美出口商品。
此外,还有一项少有人注意的政策,将带来潜在物流上的混乱:美国对每一艘“中国制造”的货船征收数百万美元的港口税。这类船只占全球商船的一半以上,该措施将于下周五生效。
即使特朗普已宣布对更高关税实施90天的暂缓,对企业而言,这仍然是一片混沌,不值得冒险大规模改变全球贸易路线。
对中国的冲击
眼下最核心的问题,是全球两大经济强国正如发情雄鹿般正面冲突。
如此高额的关税严重冲击着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而这两国合计约占全球贸易的3%。这条全球经济的“高速公路”基本已被封锁。
这一切的具体后果将迅速显现:中国工厂将关闭,工人将在各工厂之间寻找工作。
北京将不得不推出刺激方案,以弥补国内生产总值损失的几个百分点,这种规模的打击相当于一场自然灾害摧毁了一座大城市。这固然痛苦,但暂时仍可承受——只是不可能持久。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预计中国将推出刺激方案,以弥补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美国将面临消费品价格飙升的问题。特朗普总统或许会试图命令企业不要涨价,但最终影响仍将不可避免。
理论上,这将与其他国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加拿大和欧洲不但不会出现中国制商品价格上涨的问题,反而可能出现降价。
如此规模的贸易战不会只局限于货物流动,通常会蔓延至货币市场。
4月9日,这场贸易动荡已扩散至信贷市场,尤其是美国债券市场——股市早已首当其冲。
的确,这场冲突中的战略博弈也因此暴露出一个关键讯号:特朗普政府对债券市场的焦虑——他甚至戏称其为“yippy”(嘲讽债市反应过度)——无意间揭示了自身的一个压力点。
随着亚洲市场在夜间交易美国国债,其实质利率一度升至5%。
这种借贷成本不应如此剧烈波动。
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是在2020年疫情初期的“现金狂潮”(Dash for Cash)时,那是一场全球金融系统濒临崩溃的关键时刻。当时全球正关注生死存亡,最终靠紧急干预才得以平息。
可以说,这次特朗普的让步,其实就是一种紧急政策调整。
这一波亚洲市场抛售美国国债,中国政府是否参与其中?可能性不高。但周三的情况已揭示特朗普的某种脆弱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美国国债的利率在亚洲夜间交易时段升至5%。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美国国债持有国,如果选择抛售,其后果将对美国造成毁灭性打击,但同样中国自身的损失也会极大——这会是一场经济上的“两败俱伤式的经济毁灭”。
更重要的是,债市向特朗普传递了一个讯息:他们对其关税政策深感怀疑。
虽然美联储具备某些安抚债市的手段,但目前看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似乎无意挺身而出。
债券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怀疑,呼应了新崛起的财政部长史考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的立场。他目前正推动特朗普与美国的盟友达成贸易协议,因为美国需要这些盟友联手对抗中国。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债券市场的质疑,呼应了美国财政部长史考特·贝森特的怀疑立场。
考虑到美国此前还曾指责这些盟友是骗子、掠夺者、抢劫者,显然,这并非一开始就规划好的策略。
这一切都至关重要。美国需要欧盟、英国以及七国集团其他成员站在同一阵线对抗中国。而中国则希望这些国家至少能保持中立,继续吸纳其出口产品。
其他国家都看在眼里:特朗普团队无法合理解释为何连企鹅岛或贫穷的非洲国家也要征税;总统本人还反复转发自己“故意让股市崩盘”的说法。大家也注意到,这些关税不但在实施后才被修改,计算方式本身更是荒谬可笑。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对局势的处理反倒将谈判筹码拱手让给其他国家——因为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在此情况下都不会愿意与美国谈判。
目前的表面平静,受到各方欢迎,但这种平静恐怕不会持续太久。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