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观察室 | 主流之外的声音:澳洲小党与独立候选人的崛起图鉴(组图)
导读
在两大党的夹缝中,他们用“小众声音”搅动大局。
从绿党到爱国者党,这些政治“异类”为何越来越有市场?
当愤怒、焦虑与希望有了政治出口,小党和独立候选人成为“破局者”。
是边缘,还是新主流?下一届议会可能由他们“决定走向” 。
在红与蓝的夹缝中,
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力量正在集结
除了轮流执政的大党,在澳洲政治这场长期剧中,舞台边缘总有一批“小但响”的声音在发力——环保派、自由派、反建制派、民粹派……他们是挑战传统格局的破局者,也是越来越多选民的新选择。
以下,是小党派的出场人物卡:
绿党
(The Greens)
环保先锋,进步阵营的灵魂人物
● 成立于1992年,起源于1970年代的环保运动,尤其是1980年代对塔斯马尼亚富兰克林河大坝工程的反对抗议
● 主张环境保护、气候行动、社会正义、原住民权利、反对贫富差距与歧视
● 提出将牙科纳入全民医保(Medicare)、应对住房危机、对富人和大企业征税等议题
● 曾推动《清洁能源法案》、Denticare、Gonski教育改革补充条款
● 在参议院拥有多个席位,是澳洲第三大政党,在影响国家环保、社会平权和公共服务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现任党魁:亚当·班特(Adam Bandt)
🗣️ 代表口号是:A Future for All of Us
People First Party
(人民优先党)
“普通澳人” 代言人,来自中右翼的新挑战
● 由前自由党参议员杰拉德·雷尼克(Gerard Rennick)于2024年创立
● 该党成立背景源于对现行两大党在税收、公平和家庭政策上的不满,主张“将人民放在第一位”
● 主张提高个税免税额至4万澳元、让父母直接领育儿补贴、退休金缴纳自愿化
● 倡导设立公共银行、削减官僚体系,恢复政府对核心领域的掌控
● 虽尚无议席,但凭借明确的中右翼政策方向和对“普通澳人”的关注,在基层赢得一定支持
🗣️ 代表口号是:Putting People First
自由意志党
(Libertarian Party)
“政府越小越好” 的市场自由主义者
● 前身为“自由民主党”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以“小政府、大自由”为核心理念
● 倡导减少政府干预,削减企业监管
● 政策围绕低税负、自由贸易、强化财产权与个人责任展开
● 强烈反对数字身份、强制疫苗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并在教育、医疗、移民与能源政策上主张高度市场化与个人选择优先
● 虽属小党,但长期拥有稳定支持者,曾在参议院和州议会赢得席位
● 吸引对主流大党失望的自由派选民
🗣️ 代表口号是:Your Life. Your Choice 或 Less Government Interference, More Personal Freedom
澳大利亚联合党
(United Australia Party)
→
爱国者号角党
(The Voice of Patriots)
“矿老板民粹” ,从广告轰炸走向特朗普路线
● 由矿业商人 克莱夫·帕尔默(Clive Palmer) 创立的澳大利亚联合党(UAP)以制造业复兴、反建制政治和经济民族主义为核心主张,曾在联邦选举中以大规模广告投放引发关注。
● 2023年起,在 UAP 面临注册问题后,Palmer 组建新政党 “爱国者号角党” (The Voice of Patriots),被视为其政治路线的延续与升级版。
●受到右翼民粹浪潮与 “特朗普主义” 启发,强调反建制、批评两大党垄断政治
● 主打议题包括:生活成本、国家主权、言论自由,聚焦“沉默的大多数”
● 口号与风格更具煽动性,党龄虽短,但借力 UAP原有组织、品牌与资源,在右翼基层选民中保持一定影响力
🗣️ 代表口号是:Make Australia Great Again
一国党
(One Nation)
保守民粹派的铁打选项
● 成立于1997年,由前自由党议员Pauline Hanson在被自由党除名后创立
● 其成立背景源于对当时两大主流政党在移民、多元文化及全球化议题上的不满,代表一股强烈的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反应
● 核心理念为 “澳大利亚优先”,强调言论自由、限制非法移民、反全球主义,维护国家主权与传统价值观
● 在澳大利亚政治中扮演着保守、反建制的显著角色,尤其在农村与边远地区拥有稳定影响力
🗣️ 代表口号是:For Australia and Australian Values
不站队,也能赢:
独立候选人正在改变政坛
在绿党、人民优先党等小党搅动选战版图的同时,还有一类“不组团,只单挑”的政治角色正悄然崛起——他们就是独立候选人(Independent candidates)。
这些人不挂党徽、不受党规束缚,以个人身份参选,却在关键席位上打出越来越漂亮的成绩单。他们的崛起,不仅打破传统红蓝格局,也让“选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党”的理念走进更多选民心中。
其中有一群特别吸睛的身影,被昵称为“水鸭色(Teal)候选人”:
他们主打气候行动、政治诚信、性别平权等议题,有着专业而清新的形象,竞选海报和服饰中常用带绿的蓝绿色调,因而得名。
这个名字,不只是一种视觉识别,更是一种政治位置的隐喻:介于绿党的进步主义与自由党的市场保守之间,既关注环保与公平,也强调责任与稳健,是澳洲政坛中一支典型的中间派改革力量。
水鸭色(Teal)独立候选人海报
为什么独立候选人崛起了?
打破传统“红蓝二分法
澳大利亚政治长期由工党与联盟党两大阵营主导。但独立候选人越来越多地:
在传统大党“安全席位”中获得胜利
代表选民对大党在气候、廉洁、女性代表性等问题上的不满
提供“不站边”或“仅就政策合作”的议会声音
决定政府组建与议会控制权
在无一政党获得多数席位的情况下(悬峙议会),独立议员往往成为“造王者”,决定哪个党可组建政府。
把冷门议题变成国家议题
气候、性别、公信力、地方治理……这些在大党眼中“不热门”的议题,独立候选人却讲得大声,也讲得动人。他们改变了议题的排序。
让“大党”也不再安全,迫使其改革
传统“铁票区”在Teal候选人的冲击下开始松动——2022年大选中,自由党失守的多个蓝区,正是被她们一一攻下的。
选民视角:
真实代表地方利益
在不少选民眼中,独立议员不是高高在上的政客,而是更贴近社区、代表地方利益的人选。他们不受党派纪律约束,可以就每个议题自由投票、独立思考,也更愿意直接与选民沟通、协商,被认为是“站在我们这边”的真实代表。
独立候选人风潮的代表人物
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独立候选人,既是社区代言人,也是政治破局者:
莫妮克·瑞安(Monique Ryan):Kooyong(维州)选区代表,前儿科神经科医生,倡导气候行动、加强联邦反腐机制,推崇证据导向和独立政治立场。2022年在大选中击败自由党重量级人物、时任联邦财长 Josh Frydenberg,成功攻下长期被视为自由党铁票区的 Kooyong 选区,成为 “水鸭色”(Teal)独立候选人风潮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阿莱格拉·斯彭德(Allegra Spender):Wentworth(新南威尔士州)选区代表,前商界领袖,出身政治世家,支持气候改革、经济创新和女性代表性。2022年,她以“水鸭色”(Teal)独立候选人身份击败自由党前外交部长 Dave Sharma,赢得悉尼富裕城区 Wentworth 的席位,成为推动澳洲政治变革的又一关键独立力量。
安德鲁·威尔基(Andrew Wilkie):Clark(塔州)选区代表,前情报官员,强力反赌博、倡导动物福利、反对AUKUS,支持公民自由。长期关注反赌博改革、政府透明、反腐倡廉与公民自由,他并非 “水鸭色” 阵营成员,但被广泛视为澳洲最有影响力的长期独立议员之一。
独立候选人面临哪些挑战?
独立候选人主要依靠社区支持和众筹资金进行竞选,强调与选民的直接联系和对地方议题的关注。然而,他们也面临挑战,包括:
● 资金来源审查:如独立候选人尼科莱特·博尔(Nicolle Bole)的案例,因政治捐款问题而遭遇外界对其环保立场的质疑
● 政策一致性:在全国性议题上,独立候选人可能缺乏统一的政策平台,影响选民对其整体影响力的认知
● 主要政党的竞争:自由党和工党可能调整策略,争取中间选民,削弱独立候选人的支持基础
民意趋势在说话:
最新民调显示,主流大党支持率下降,独立候选人和小党正在成为“第三条道路”。
这是一种来自民间的重塑,也是一种对“传统政治答案”不再买账的回应。
结语
无论是小党派,还是独立候选人,这些“非主流”的政治参与者,正在悄然重塑澳大利亚的民主样貌。他们或许还无法一锤定音,却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成为那一票“改变走向的变量”。尤其是在未来的选举中,当悬峙议会(Hung Parliament)出现时,决定组阁权的关键,可能从传统大党转向这些小党和独立议员。
在代表性稀释的时代,越来越多选民选择了与自己更相似的人,而不一定是大党。下一次面对选择时,很多人也许不再只问:“谁会赢?” 而是会问:“谁真正代表了我?”
您的观点
重磅发布预告:
《澳洲2025大选报告》
Australia’s Choice:
Election 2025 and Beyond
除了每周的大选观察室内容,澳财还将发布一份系统性深度投研成果——《澳洲2025大选报告》。
本报告不止于政策罗列,而是从历史演变、选举制度、政策逻辑、市场数据、民意趋势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对本次大选的全面理解框架。我们将剖析两大阵营在财政、税收、住房、教育、移民等领域的核心分歧,揭示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政策逻辑。
与此同时,报告也将结合历届大选后的股市、房市、汇率等实证数据,尝试为投资者提供策略视角,帮助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机会。无论你是关注宏观政策的观察者,还是希望在大选周期中制定更有前瞻性的投资决策,我们希望这份报告都能为你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视角。
作者:Catherine,Tony
编辑:Katherine